虞国跃隐翅虫皮炎的发生与预防大众视角

年6月下旬,很多网友在聊天群里或微博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全球发出警示!请传出去!隐翅虫,落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触到皮肤,就死定了!”短短几十个字使很多人为之心惊,特别是幼儿家长和渴望亲近大自然的“驴友”们。很多人一边热心地转发,一边惴惴不安地询问这条消息的可靠性。

其实,每到春夏秋三季,特别是每年的7~9月,我国以南方为主的中南部地区常常有患者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隐翅虫皮炎是一种由毒隐翅虫引发的皮肤病,有时会在上晚自习的学生或上夜班的工人中集体发生,造成流行或暴发。上述消息中描述的就是这种隐翅虫皮炎,但对其毒性的说法有误传和夸大。实际上,隐翅虫皮炎是自愈性的,如果不发生其他感染,不用药也会痊愈。因此,人们大可不必恐慌。

毒隐翅虫的种类

毒隐翅虫是指可以引发人体皮炎的隐翅虫科的昆虫,这些隐翅虫体内含有毒素,正是这种毒素引发了皮炎。毒素可分为3种:毒隐翅虫素(pederin)、拟毒隐翅虫素(pseudopederiu)和毒隐翅虫酮(pederone)。其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是毒隐翅虫素。目前已知的隐翅虫科有3个属的虫体内含有毒素,而毒隐翅虫属(Paederus)因种类多、发生广,在全球许多国家已成为最受重视的致病源之—。

目前全球已知的毒隐翅虫属昆虫有多种,我国有20多种。许多国家或地区有隐翅虫皮炎的病症发生,这些病症通常是由不同的隐翅虫引发的,但患者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我国最常见的是梭毒隐翅虫(Paederusfuscipes),又名毒隐翅虫、青翅蚁形隐翅虫和黄足蚁形隐翅虫等,见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在我国土要分布于南方,在国外也有较广泛的分布。

梭毒隐翅虫是一种体色以黄褐色为主、红黑相问且行动迅速的小型甲虫;体长6.5~7.5毫米,宽1.2~1.4毫米;身体具金属光泽;头、中后胸及腹部第5节后为黑色;鞘翅为青蓝色,上面密布粗刻点;触角11节,端大部分为褐色或黑褐色;前胸背板比头略窄,略呈长方形,表面光滑有光泽;两鞘翅合拢后的长度略大于宽度,后端平截,表面布满刻点,密被黄白色短毛。

在农业生产上,梭毒隐翅虫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田间数量众多,在害虫的自然控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调查,在河南省,每亩小麦田里约有梭毒隐翅虫头、春烟田里约有头、春玉米田里约有头。笔者曾于年11月在广州的水稻田里发现大量的梭毒隐翅虫成虫。在田间,梭毒隐翅虫能捕食多种昆虫,如水稻上的多种飞虱,棉花上的叶蝉和蚜虫,以及其他作物或植物上的蓟马、椿象、茶梢蛾和黏虫等鳞翅目幼虫、双翅目和直翅目等昆虫,也捕食红蜘蛛。梭毒隐翅虫有时也能以腐殖质为食。梭毒隐翅虫成虫在覆盖度大的杂草丛、河边杂草和水生植物上越冬。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及毒素来源

隐翅虫皮炎多发生于裸露的表面皮肤,如人的面部、颈及四肢上,有时隐翅虫也会钻入衣服内感染其他部位的皮肤;有时手指也可把毒液携带到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如眼及阴部)或其他人的皮肤或黏膜处并引起感染;有时患处与体表的其他部位接触也会产生对应点病斑(如手臂内侧的患处可感染与之对应的胸侧等部位)。隐翅虫皮炎患者的皮肤等患病处常在6~48小时内出现排列成单条或多条的线状(或点状、斑片状、混合型)红斑、丘疹及水疱,1~2天后化脓成红斑脓疱,水疱及脓疱均发生于皮肤角层层下,偶见于表皮内;感染处会有痒及烧灼感,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低热(占3.0%~7.5%的病人)及附近淋巴结肿大(占5.2%~5.8%的病人)等症状。病变处的分泌物干燥后结痂,1~2周后会自愈,愈后留有色素斑,可保留数月之久。

(资料配图)

隐翅虫体液中含有的毒隐翅虫素是导致人体患病的根本原因。隐翅虫的腹部末端较尖并常常上举,但它们不用尾端蜇人,也不咬人。如果不遭受威胁,它们是不会主动分泌毒液的;但如果毒隐翅虫在人体表面爬行时受剑挤压或被拍死,就会有体液流出并沾到皮肤上,隐翅虫皮炎通常都是这样引发的。毒隐翅虫可利用毒隐翅虫素防御灭敌或潜在的敌人,据报道蜘蛛会主动躲避含有毒素的毒隐翅虫卵。

年科学家确定了毒隐翅虫素的分子式—C25H45O9N。年科学家进一步确认了其化学结构,是具有2个四氢吡喃的酰胺。毒隐翅虫素能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的有丝分裂,但并不影响RNA的合成。毒隐翅虫素在梭毒隐翅虫体内的含量很低,只占体重的0.25‰,但毒性很大,是已知毒性最强的动物毒素之一,相同剂量的毒性远超眼镜王蛇的毒液。毒隐翅虫素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在沸水中煮l小时后仍有毒性。据隐翅虫分类专家郑发科教授年记述,工作人员整理7年前采集的奇异毒隐翅虫(P.peregrinus)标本时,仅与微量浸泡隐翅虫的酒精接触,就导致了两次眼结膜炎及眼睑炎。

研究表明,毒隐翅虫素井不是毒隐翅虫自身合成的,也并非来源于食物,而是其体内的共生菌产生的。这种共生菌只共生于雌性毒隐翅虫体内,并通过卵传递给下一代雌虫,但共生菌并非存在于所有雌虫体内。

隐翅虫皮炎的预防

我们已经知道:水稻、麦田等农田中存在大量的梭毒隐翅虫,其中的大多数雌虫含有产生毒素的共生菌。梭毒隐翅虫通常在农田和杂草丛中活动,如果有人接近它们,且不小心接触到它们的体液,就可能被感染,这应该属于个别情况。

那么,隐翅虫皮炎流行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梭毒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夜晚农田附近的灯光可吸引成虫,而日光灯对成虫的吸引力比白炽灯更大,三四层楼以上的较高楼层更具吸引力。在人们穿着比较单薄的夏秋季节,梭毒隐翅虫成虫较多、门窗又没有纱网防护时,这些成虫便可落到晚上在教室学习的学生或上夜班的人们身上,当人们不小心挤压或有意拍打时,人体皮肤极易接触到含有毒隐翅虫素的体液,从而引发皮炎。同一所学校里有时会有上百名学生同时感染,从而引发人们的恐慌。

而对隐翅虫皮炎,人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首先,身体上落有梭毒隐翅虫时,不要挤压或拍打,保持镇静,用嘴吹或用手、其他物体轻轻移走虫体。其次,如果皮肤已经接触到梭毒隐翅虫的体液,应尽快用肥皂水冲洗,切忌搔抓和用热水洗烫患处;如果用手搔抓过,一定要尽快洗手,防止因手触碰皮肤产生二次感染:如果已经有局部化脓感染,应外敷消炎药;感染面积较大或体质敏感的患者,医院诊治。最后,在隐翅虫发生的季节,离农田较近的学校和有夜班的工厂宜安装纱窗,防止毒隐翅虫被灯光诱导而大量进入室内。

对于隐翅虫皮炎患者来说,诊断正确、避免误诊是很重要的。有时我们并没有见到毒隐翅虫,但如果皮肤表面出现了红斑或水疱,就应考虑当时是否为隐翅虫多发季节、仔细回想几小时或前一天是否有可能接触到毒隐翅虫,这对于正常的诊断和治疗是相当重要的。

其实,毒隐翅虫素虽然会给人类带来麻烦,但是如果科学开发利用,也可以让它们造福人类。科学家发现,毒隐翅虫素可以阻止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这一特性在医疗等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可以应用于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治疗癌症。此外,包括毒隐翅虫在内的一些昆虫其自身是如何免遭毒隐翅虫素危害的?这也是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有趣课题。

(文章来源:.5大自然虞国跃)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rn.com/pyby/110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