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流鼻涕、皮肤不适……
更严重的,甚至哮喘发作。
每到立秋季节,当北方地区步入“秋高气爽”模式时,有一大群人却烦恼不已。
他们担忧的,是那种一点就燃的过敏性疾病。
现象
有一群忧秋的人
立秋以来,北方地区开始步入“秋高气爽”模式。
但不同的人,对秋天的感受不同。
在诗人胸中,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
而对于学子们,则带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态。
驴友们或许准备在飒爽秋风中出游。
但对于过敏性疾病患者而言,未来3个月,则是面临多种过敏性疾病挑战的严峻时刻。
夏秋交替之际,正是蒿草、葎草等植物开花、成熟的时节。可正由于这些植物的花粉极易扩散,且是北方地区吸入性过敏物质主要来源,因此,一大波人开始面临打喷嚏、流鼻涕、皮肤不适甚至哮喘发作等情况。
数字
过敏患者逐年增多
省医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思勤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30个国家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这些国家的总人口中,22%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亿人受到哮喘的影响。我国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人数正逐年上升,以世界平均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计算,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当以亿计。
然而,这个庞大的患病人群,因为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到病情严重时才就医,有些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去年8月,医院及媒体倡议设立了“中国过敏防治周”,并以“蒿草”和“葎草”为其标识。本周恰逢是第二届“中国过敏防治周”,省医变态反应科王思勤、耳鼻喉科王琳等专家就过敏性疾病的概念、发病原因、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科普讲座。
征象
喝酒脸红也是过敏
日常生活中,过敏情况无处不在。
觥筹交错之后满脸通红,甚至背上也会布满小红点,这可不是能喝酒的表现,而是说明对酒精过敏;有些严重酒精过敏的患者就是用酒精棉球消毒都会引发身体不适。
有的人一吃某种食物就腹泻。
有的人清晨起床一开窗户就打喷嚏。
有些爱美女士使用某种化妆品后皮肤刺痛。
还有人必须时刻注意保暖,一不小心腹部着凉后,就会出现明显腹痛、腹泻。
还有比较个别的例子,比如看到毛毛虫就浑身不适甚至恶心呕吐。
诱因
看看都有哪些诱发因素
■吸入性变应原:
花粉、动物的毛发皮屑、室内尘土、尘螨、霉菌、羽毛等。
■食入性变应原:
某些药物、食物、特别是鱼、蛋、奶及坚果类等。
■接触性变应原:
羊毛、染料、化妆品、乳胶手套、镍制品。
■注入性变应原:
昆虫叮咬毒液及某些药物。
■属于疾病范畴的过敏:
从医学角度而言,过敏几乎涉及临床上所有科室。
这包括过敏性哮喘、慢性咳嗽、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过敏性肺泡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荨麻疹、皮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免疫缺陷、职业性过敏性疾病等。
防范
这样检测和治疗
对于患者而言,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判断是否属于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患者可能同时患有鼻炎、皮炎、哮喘等,出现过敏症状时,应当前往过敏性疾病专科门诊就诊。
专科医生通过临床病史、皮肤试验、体外诊断等方式进行特异性诊断,不能单凭一两项即做出过敏原的诊断。
■检测过敏原
体内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和激发试验3种。体外检测一般通过抽血,检测血清中的IgE、特异性IgE和IgG抗体。
由于自然界的过敏原总共有2万多种,可是目前技术仅能检测数百种,且患者出现过敏涉及到多种免疫反应机制,因此,即使某次过敏原检测阴性,也不代表患者没有过敏的物质。
■针对性治疗
如果检测出特定的过敏原,可遵医嘱进行脱敏治疗。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关于免疫治疗的指导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有指征时早期使用,可有效减轻过敏症状,甚至治愈。
当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应迅速就诊,此时治疗首选肾上腺素,应由医生给予合适剂量。
■平时这样做!
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多,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也与遗传体质有关。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改善。
过敏患者应乐观向上,避免焦虑情绪对免疫产生负面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如果明确存在过敏原,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当有过敏症状发生时,需要合理应用对症药物,而这一点是过敏病防治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大家也要多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了解正确的过敏防治知识,防患于未然。
王思勤
主任医师,教授,变态反应科主任。河南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援疆期间兼任医院副院长。
在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中国医促会过敏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间质病学组等先后任委员。
省内率先开展局麻开胸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研究,并采用临床-放射-病理的模式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对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率先开展了特异性免疫治疗鼻炎和哮喘技术;率先开展戒烟门诊工作;建立“变态(过敏)反应科门诊”。
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四项,获国家专利一项,专著二部,参与“流行性感冒、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专家共识”等指南及“临床变态反应学”教材撰写。年获“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记功一次。年获“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
王琳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年被中国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一年。年赴德国柏林HeliosKlinikum医院学术交流3个月。年被卫生部派往赞比亚共和国任耳鼻喉专家两年。
现任河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组委员,河南省睡眠研究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鼻科组委员兼秘书。河南省危重症学会耳鼻喉专业副主委,河南省抗癌协会鼻咽癌学会常委。
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能解决鼻科、喉科、耳科疑难疾病,尤其擅长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naturemedicine1篇)出版专著2部,获科技成果奖5项,专利3项。承担省科技攻关项目8项,均任课题负责人。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
我是省医人,我愿为您服务!
精彩阅读
往
期
救命的“蓝色血管”,您见过吗?
曾经难以呼吸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裸眼3D!“水族馆”请您来起名!
文字︱尹沅沅
美编︱梁雅琼
责编︱胡晓军秦基石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