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到了
这个时节最适合出门踏青
美丽的花儿、灿烂的阳光
一天心情都美美的
但大家也要注意了
每年清明节前后
都是皮炎、湿疹等皮肤病的高发期
也是皮肤最容易过敏的季节
上山扫墓或外出踏青游玩的朋友
一定要谨防皮肤问题!
那么,如果真的一不小心,瘙痒、红肿、水泡等皮肤问题找上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别急,接下来全面为您剖析!
01
花粉症:一嗅到花粉口鼻就遭殃
春游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随着春风飘散的花粉。某些特异体质的人遇到花粉时,会出现眼痒、打喷嚏、流清涕、咳嗽、胸闷、喘息,这就是典型的“花粉症”。
漫天飞舞的花粉主要是树的花粉,华南地区以木麻黄、红花羊蹄和苦楝等树种为主。过敏体质的人群,在遇到花粉之后,半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会出现症状,而且口鼻的症状最多,比如打喷嚏,一次甚至达几十个,清涕不断往外流,鼻、眼等奇痒难忍。同时还有可能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急性荨麻疹、面部皮炎等。
对症处理: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以改善口鼻的局部症状,也可以减少皮肤上的一些红斑、风团出现。预防措施:
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高峰期不要到树木花草多的公园或野外去。如果出门要去树木多的地方时,最好戴口罩和戴眼镜,回家后用清水清洗颜面部,这可以减少口鼻、颜面部受花粉影响的机会。
02
虫咬皮炎:有水肿样风团
在春天,气温回升,鸟叫虫鸣。外出游玩,很容易被蚊、白蛉、蠓、蚋、臭虫、蚤、虱、螨虫及其他昆虫叮咬,而这些昆虫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进入皮内能引起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而导致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的患者可以表现为单个水肿性风团,也可以全身泛发的风团性丘疹,这些皮损中心有时可见叮咬痕迹,奇痒无比,有的患者抓破皮还不能止痒,而且这些风团瘙痒持续时间较长,红肿消退很慢。
对症处理:
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外擦炉甘石洗剂及糖皮质激素软膏止痒,抓破少许渗液时可以局部涂抹氧化锌油或软膏收敛剂。合并感染出现化脓,就需要外用抗生素类软膏,如百多邦。
预防措施:
从春季到夏季,虫咬皮炎将会是皮肤科一个十分常见的皮肤病。要避免被虫咬,尽量少去草丛中玩耍,穿着长袖长裤,使用一些驱蚊液,可以减少蚊虫叮咬机会。勤换床上被褥,床上用品多在阳光下晾晒以减少螨虫滋生。
03
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诱发皮肤过敏
今年的气温上升得很快,紫外线也因此格外强烈。此时,外出踏春如果不做防晒是十分容易患日光性皮炎的。春季里在门诊大约会有10%-20%的病人都是日光性皮炎。
由于受强烈日光暴晒,患者面部在短时间内会产生红色丘疹、水肿、水疱等皮损。情况严重时,丘疹会连成一片,并且出现瘙痒,患者搔抓得厉害就会脱屑,甚至会留下色素沉着,从此这个部位就长斑了。
对症处理:局部湿敷硼酸洗剂,收缩血管缓解颜面部红肿。其次,外擦少量弱效的激素,比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对付皮肤对紫外线的过敏反应。如果症状明显则需要口服羟氯喹来控制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预防措施:一天中光线最强的时间为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此时间外出应采取防晒措施。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人群而言,哪怕阴天都应该打伞、戴帽子或穿长袖衣等,同时必须用防晒霜。
04
单纯疱疹:劳累上火,口鼻周水疱
春天病毒活跃,有一种病毒感染的皮肤病——单纯疱疹是十分常见的。通常在感冒、劳累、“上火”后,一夜之间嘴唇附近就会隆起一块红斑,上面出现透明小水疱,多伴灼热、刺痛,大概一周水疱逐渐吸收或破溃、干涸、结痂。有的人外出旅游几天,生活不规律,劳累、休息不好,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疱疹病毒,出现口鼻周出现单纯疱疹。
需要提醒的是,疱疹病毒感染后病毒就会潜伏在机体神经根处,在劳累、精神紧张等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原发部位就会再一次发作出现类似疼痛性水疱。
对症处理:
一般在出现水疱的时候,口服抗病毒药物5-7天,如阿昔洛韦片,外擦抗病毒的软膏,比如喷昔洛韦乳膏,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乳膏。切记不可随便使用糖皮质激素外涂,加重病毒感染。家中如果有儿童,注意不要与之接触,更不要做亲吻等动作,防止传染给孩子。
预防措施:
在患单纯疱疹之后,需要注意避免抓挠,尤其是小朋友总是会不自觉抓挠。抓挠后会继发感染,会使创面变大,迁延病程,甚至会引起全身系统性感染发热等表现。避免紧张、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增强免疫力,可以减少患病几率。
温馨提示
一些皮肤病是无法治愈的,最关键在于平时注意预防,因而本身过敏体质的人群,此时更要留心保护自己。
来源: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