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强传染病毒来袭娃发烧后有这3

疫情防控仍在继续,家长们也是不敢马虎。

同时,娜咪还得提醒各位,除疫情外,另一种可怕的病毒也正来势汹汹!

它就是EB病毒!近期在家长群里就流传着“EB流感”大爆发的消息:

EB流感究竟是何方神圣?真的这么可怕吗?

今天娜咪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关于EB的那些事儿!

1EB流感大爆发?假的!别信!

看到家长们人心惶惶,娜咪必须站出来辟个谣了!为什么会出现EB流感大爆发的消息呢?

娜咪认为是流感与感染EB病毒都有发热,而且都比较容易出现高热不退的症状,所以家长就把二者混淆了!

1、那EB病毒究竟是什么呢?

EB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以及口对口进行传播。

宝宝的免疫力低,更容易中招!特别是5岁以下的宝宝,感染EB病毒的几率高达90%!

除了发热,EB病毒感染典型的前驱症状还包括头痛。

如果没有及时就医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肺炎、脑炎、心肌炎、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等并发症。任何一个并发症都是致命的呀!

不过大家也不要惊慌,只要早期做好对症治疗,不要引起并发症,一般在1周左右便会有所好转。

、一摸两看!锁定EB病毒!

EB病毒又名“亲吻病”,和流感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宝宝发病初期会发烧!

除了发热以外,典型的EB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还包括头痛以及比较明显的乏力感。

如果病毒没有被免疫系统消灭,这时就很有可能发展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典型表现为: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

下面3步简单的操作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明确情况:一摸两看!

1、摸脖子:爸爸妈妈可以摸一摸宝宝的脖子,是否有异常的肿块。因为亲吻病会导致淋巴结肿大,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最明显。

、看眼睛和皮肤:注意宝宝是否出现眼睛水肿,身上皮肤有没有出现皮疹。

、看咽喉:有的宝宝会出现咽部肿胀充血,导致呼吸或者吞咽困难,还有的宝宝扁桃体表面出现白色的渗出物或形成假膜,爸妈可以掰开宝宝的小嘴巴看看。

几乎所有的传单患者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98%出现发热,85%出现咽炎,这是EB感染与其他常见发热疾病不同之处。

3、如何有效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愈后一般不会二次发病。病程一般~4周,部分患儿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以退热、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急性期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或避免剧烈运动、腹部查体动作轻柔、避免便秘,避免肿大的脾脏破裂引起腹部大出血。

但出现相关情况,医院遵从医嘱,不要自行随意用药哦~

其他就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含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咽喉肿痛的孩子可给予稀饭、豆浆、果汁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止给予患儿干硬或者辛辣刺激性食物。

4、如何预防感染EB病毒

1、不要亲出满脸口水,更不要嘴对嘴亲亲。表达对宝宝的爱意时,拥抱、牵手或者亲脸颊和额头,点到即止。

3、不要嘴对嘴喂食宝宝,尤其不要把饭菜嚼碎了喂宝宝吃。不管大人有没有携带相关病菌,此种做法既不卫生也不雅观。

何况宝宝的牙齿需要他自己咀嚼食物来达到磨牙,使牙齿健康生长的目的,如果大人实在担心宝宝嚼不烂食物而咔住,可备宝宝专用食物剪将食物剪碎后再给宝宝吃。

3、不要用嘴巴尝,或用口气吹。给宝宝喂奶、喂水时,在手背试温即可。

4、大人患病时(感冒、皮肤病、腹泻、胃炎、结膜炎、腮腺炎、扁桃体炎等),最好不要靠宝宝太近,更不要亲宝宝。

5、没卸妆不要亲宝宝,妈妈及亲友等没卸妆前,最好不要亲宝宝,也不要让宝宝亲脸。

化妆品中含有的铅、汞等化学成分对小孩不利,严重的容易引发皮炎、铅中毒等病症,有的还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甚至抗生素耐药。

6、勤洗手,对于喜欢吮吸手指的宝宝,大人更应注意不要随便亲宝宝的手,也不要让宝宝任意将手指放到大人嘴中探寻,并要做到经常给宝宝洗手,大人接触宝宝前自己也要洗手。

7、若大人出现拉肚子,不要与宝宝亲吻。拉肚子虽是肠道疾病,但并从口入,大多拉肚子的人都是有病原体从嘴巴进入肠道的。若与宝宝亲吻,难免将病原体带给宝宝。

8、不要与宝宝共用生活用品,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除了不随意亲吻宝宝之外,大人最好不要和宝宝共用水杯、碗筷、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

所以,不建议任何人亲吻宝宝,或许你觉得一个“吻”不足为奇,但在不经意间,可能就会将病菌传播给免疫力相对低下的宝宝。

给宝宝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很多种,“嘴下留情”最重要,因为你一不小心表达的“爱意”,就有可能给宝宝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rn.com/pyhl/136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