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立硼罗的上市,为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带来了临床治疗的新选择。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皮肤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由于AD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的瘙痒,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AD好发于儿童,85%的病例发病于5岁之前,我国1-7岁儿童中,AD的患病率高达12.94%[1]。因此,AD需要长期、规范化的治疗。临床医生在进行AD的药物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患者依从性等诸多因素。而在面对AD患儿时,出于对儿童用药安全性方面的考量,临床医生的治疗选择往往较为局限。近期,一种新型小分子、非激素、非甾体类抗炎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2%软膏剂(舒坦明)正式登陆中国,被批准用于2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多地专家开出了克立硼罗的“首张处方”。“医学界”荣幸地邀请到克立硼罗的“首方专家”之一——南医院院长杨斌教授针对儿童AD诊疗的现状以及药物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享。杨斌教授采访视频1在您看来,我国儿童AD诊疗的现状如何?外用药物在儿童AD治疗方案中的地位是怎样的?杨斌教授
A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皮肤科门诊患者中,约有20%-30%与AD相关。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张氏标准”和“姚氏标准”的问世,中国的特应性皮炎诊断逐渐明了、规范。而由于AD的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和特应性体质相关,5岁以下儿童是AD的好发人群,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也是皮肤科诊疗的难点。外用药物——尤其是外用糖皮质激素(TCS)是AD治疗的常规药物,长期使用必然要考虑激素的副作用。尤其在儿童患者中,激素的使用更需要慎重,尽管在儿童患者中一般使用的是“软性激素”(中效激素、弱效副作用),但长期使用仍会增加皮肤萎缩、皮肤屏障破坏等副作用风险,因此,无论是对于家长、临床医生还是患儿本人,长期应用激素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外,AD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不能完全依赖外用药物,AD及其相关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的综合管理仍需临床医生重视。2近年来,随着临床试验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探索,在外用药物治疗方面,临床医生还有哪些选择?杨斌教授
除了激素,还有一类外用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也常用于AD患者的治疗,但这类药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TCI在使用初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局部的烧灼、刺痛等。既往,对于轻、中度AD患者来说,可供选择的外用药物比较局限。刚刚上市的新型小分子、非激素、非甾体类抗炎的PDE-4抑制剂克立硼罗给AD患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克立硼罗的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通路中的磷酸二酯酶,进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新机制抗炎药的出现弥补了AD(尤其是儿童AD)患者外用药物选择方面的局限。3近期,克立硼罗在中国的第一张处方问世,作为该药首处专家之一,请您谈谈,克立硼罗将给AD患者带来怎样的获益?杨斌教授
克立硼罗的问世,是AD患者——尤其是儿童AD患者的福音。既往儿童AD患者的外用药物选择少,对不良反应也有诸多顾虑,而克立硼罗无论是疗效还是安全性,都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了验证。值得一提的是,克立硼罗在我国是通过“快速审批通道”获批的,这种获批方式一方面肯定了克立硼罗在2岁及以上人群中良好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临床医生对于安全、有效的非激素类抗炎药物的迫切需求。
4克立硼罗刚刚登陆中国,大部分临床医生对其尚不了解,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处方克立硼罗时临床考量以及该药物在不同年龄患者中使用的注意事项?杨斌教授
克立硼罗在Ⅲ期临床试验中纳入了2岁及以上的儿童人群,并且验证了在这类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成人AD患者亦能够放心使用。虽然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暂时没有看到2岁以下儿童的数据,但我们刚刚得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今年3月已经批准了克立硼罗用于3月龄以上婴幼儿的使用,相信随着克立硼罗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和循证证据的积累,克立硼罗在我国的适应证也将有所拓宽。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克立硼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炎症,但AD是一种以皮肤干燥、屏障破坏为主诉的复发性疾病,在应用抗炎药物的同时,还是需要加强皮肤的保湿、注重皮肤屏障的修复,以减少AD的复发。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53(2):81-88.DOI:10./cj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