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皮肤病,可能是体内恶性肿瘤的暗示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nvrenjkw.com/nxzx/3901.html
图源网络,侵权即删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屏障,同时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面镜子。很多体内看不见的疾病都会在皮肤上有所表现,如晚期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足部皮肤的溃烂(糖尿病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下肢会出现黄红色斑块(胫前粘液水肿)。

具有特征性皮肤表现的内脏疾病中包括很多恶性程度很高的内脏肿瘤,这一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在临床上被称为“副肿瘤性皮肤病”。会出现副肿瘤性皮肤病的内脏肿瘤往往恶性程度较高,并且一般自觉症状较轻,患者自己难以发现,因此了解副肿瘤性皮肤病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疾病预后。

一.黑棘皮病。黑棘皮病是一种反应性皮肤疾病,典型表现为间擦部位出现天鹅绒样至疣状的色素过度沉着斑块。大多数黑棘皮病病例为良性、伴有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但该病也可能预示发生恶性肿瘤。胃癌是恶性黑棘皮病的最常见原因,已报道其他一些癌症也与之相关,包括肝细胞癌和肺、卵巢、子宫内膜、肾脏、胰腺、膀胱、乳腺及其他部位的腺癌。如果患者表现为广泛性或快速进展性黑棘皮病、黏膜受累、手掌和足底显著受累,或者无其他可识别的黑棘皮病病因,则应怀疑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相关性黑棘皮病的最佳疗法是对基础恶性肿瘤进行确定性治疗,从而使皮肤病变消退。

二.Leser-Trélat征。Leser-Trélat征通常描述为多发性瘙痒性脂溢性角化病骤然起病,常伴有基底炎症,是内部恶性肿瘤的不良征象。Leser-Trélat征往往出现在恶性肿瘤诊断之前,但也可能在诊断之时或之后得以发现。多种恶性肿瘤可伴发Leser-Trélat征:胃肠道腺癌(如胃、肝、结直肠或胰腺腺癌)是最常见的相关恶性肿瘤类别,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包括皮肤T细胞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及其他癌症也可伴发。约50%的患者在治疗基础恶性肿瘤后皮疹消退。

三.获得性鱼鳞病。鱼鳞病是一种广泛性皮肤脱屑,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获得性鱼鳞病与炎症性、内分泌性和肿瘤性疾病相关。获得性鱼鳞病最常伴随的恶性肿瘤是霍奇金淋巴瘤,较少报道的相关疾病包括:其他CD30+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平滑肌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Kaposi肉瘤、乳腺癌、肺癌或膀胱癌。恶性肿瘤相关的获得性鱼鳞病往往在基础恶性肿瘤诊断后得以发现,通过治疗恶性肿瘤,获得性鱼鳞病常会好转。

四.掌跖角化病。掌跖角化病是一种以手掌和足底皮肤增厚为特征的临床表现。恶性肿瘤相关的典型掌跖角化病是Howel-Evans综合征,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掌跖角化病,伴有手掌和足底黄色、蜡样角化过度,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该病的另一名称是胼胝症伴食管癌。此外,掌跖角化病是T细胞恶性蕈样肉芽肿的罕见表现。掌跖角化病还可发生在与恶性肿瘤无关的多种疾病中。

五.Sweet综合征。Sweet综合征(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包皮疹为压痛性、边界清楚、红色至紫罗兰色丘疹和斑块,伴有不规则假性水疱,斑块中心区可能呈淡黄色变色,形成靶样外观,患者还可出现脓疱或水疱。斑块可能引发疼痛或烧灼感,但通常无瘙痒。约20%的Sweet综合征患者存在基础恶性肿瘤,伴发Sweet综合征的最常见恶性肿瘤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相关性Sweet综合征缓解率的影响尚不明确。最有效的标准治疗为泼尼松,但停用泼尼松后可能复发。

六.皮肌炎。皮肌炎的皮肤表现包括手关节伸侧的鳞状紫罗兰色丘疹(Gottron丘疹)、眶周皮肤紫罗兰色斑片、光照部位皮肤异色性斑片和斑块、头皮和股外侧的鳞状斑块、甲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粗糙。肌病通常表现为进展性、对称性的近端肌无力。皮肌炎相关的恶性肿瘤涉及多种类型,经常报道的类型包括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子宫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相关恶性肿瘤通常在皮肌炎诊断前后的3年内发现,大多数在诊断前后的1年内发现。相比皮肤疾病,肌病更可能因基础癌症得以治疗而好转。

七.红皮病。红皮病或剥脱性红皮病综合征定义为广泛性、全身弥漫性皮肤红斑,可能累及体表面积的90%以上。红皮病的最常见病因是既存皮肤疾病,例如特应性皮炎或银屑病,其次是药物过敏反应,大多数恶性肿瘤相关红皮病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相关,尤其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红皮病通常随着相关恶性肿瘤得以治疗而消失。

八.副肿瘤性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最突出的临床特征是疼痛性口炎,除了其他黏膜部位病变,还可发生重度假膜性结膜炎,皮肤表现包括形成大疱或者多形红斑样或扁平苔藓样病变。84%的病例中是与淋巴网状内皮细胞恶性肿瘤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相关的副肿瘤性疾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相关疾病,其次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结增生症。在淋巴结增生症或胸腺瘤患者中,切除肿瘤通常可使副肿瘤性天疱疮缓解。然而,伴发其他恶性肿瘤时,副肿瘤性天疱疮通常独立于恶性肿瘤的状态而进展,并且可能需要免疫抑制治疗。

多种皮肤疾病可发生在恶性肿瘤情况下。副肿瘤性皮肤病是与肿瘤性疾病相关的皮肤疾病,但不包括恶性肿瘤细胞浸润皮肤引起的皮肤疾病。了解副肿瘤性皮肤病对临床工作很重要。如果存在与副肿瘤性疾病相符的不明原因皮肤表现,则需评估是否存在基础的内部恶性肿瘤。成功治疗基础恶性肿瘤可以缓解部分副肿瘤性皮肤病。

崔勇教授科普团队(本篇执笔人:刘沂博士)

编辑:韩洋博士

审核:崔勇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rn.com/pyhl/15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