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因为胞浆当中含有大量的紫红色的酸性的颗粒而得名,在外周血中的正常范围比例0.5%-5%;绝对值为(0.05-0.5)×10^9/L,超出检测范围的上线就是升高。低于检测范围的下限就是降低,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主要谈一下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可能的疾病。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可达10%以上
寄生虫病:这里尤其是那些有过吃生,吃泥鳅的朋友要格外注意,比如血吸虫,蛔虫病,钩虫病,有些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高达象白血病一样的程度,叫作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皮肤病:比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可以轻度-中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血液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异型,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某些恶性肿瘤:比如肺癌,部分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大部分是减少的,但是猩红热时可以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升高
还有些少见情况,比如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以上的内容就是常见的病因,当然在判断的过程中,大家可能有些困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大部分病因基本都会落到这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