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脂性皮炎治疗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头、面、胸背部或会阴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红斑性皮疹,有油腻性鳞屑,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治疗方案

1,生活规律,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减低生活压力,不用热水和碱性肥皂洗头,避免指尖搔抓。

2外用药物治疗:去脂,消炎、杀菌、止痒,常用药物为含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可用于严重患者或低强度糖皮质激素无效者;少量渗出糜烂者,锌油或氧化锌糊封包。

3系统药物治疗:瘙痒者加用抗组胺药,口服B族维生素,炎症反应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四环素或红霉素抗炎。真菌感染泛发者:伊曲康唑mg/d,2~3周,

范围较大、炎症明显者,甚至有红皮病倾向者且无明显禁忌症时,可短期小量使用泼尼松15mg/d,清晨顿服,并可短期加用雷公藤20mg,每天三次。

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仅有痒而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

凉血清肺汤

生地、生山楂、虎杖各15g,玄参、川石斛、寒水石、桑白皮各12g,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各30g,生甘草3g。皮疹糜烂及伴油腻性脱屑者加茵陈、生薏苡仁各15g;鼻翼潮红者加制大黄9g,苦参片15g;皮损呈结节囊肿者加益母草15g,莪术12g;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12g,枳实9g。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根据症情可以连续用3~4个疗程。

清热除湿汤

黄连5g,黄芩、当归、甘草各20g,连翘、公英、知母、丹皮、生地、白芷各15g,升麻10g,石膏30g。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服150ml。并配合外用药(地榆、黄芩、甘草、艾叶、丹皮、连翘各20g;水煎湿冷敷),每日敷3次,每次30分钟。本方有清热除湿、疏风止痒之功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甘草各适量。红斑较甚者加用防风、荆芥;继发感染者加用金银花、菊花;痒剧者加用苦参、白鲜皮;皮损局限于下半身者加牛膝、黄柏。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3剂为1疗程。本方出自《医方集解》,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配合外用肤脂平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rn.com/pyyf/11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