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在三至四天后干涸,并在六至七天左右落屑痊愈(一般1-2周)
④口服扑尔敏 ,一天 3次 ,一次 4毫克 ( 1片 )
②发现隐翅虫或不明飞虫落在皮肤上时 ,不要直接拍打或用手捻碎虫体,可用嘴吹掉或软物拨落踩死
④若是处理不当,如:乱擦药膏、以不当之溶液或药剂洗涤、随意搔抓弄破水及脓,可能造成续发性的细菌感染或全身性的过敏反应,甚至于会留下难以磨灭的色素或疤痕
①搞好环境卫生 ,消灭隐翅虫孳生地装置纱门纱窗 ,防止隐翅虫侵入室内
此病多见于夏秋季 ,雨后闷热天气尤多 ,皮肤损害主要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等轻者患处有灼痛和微痒感 ,严重者局部剧痛及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③但可能会有一至二个月的色素沉着反应
防治方法:
症状:皮肤损害主要为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等
隐翅虫是一种小甲虫 ,体长 0.6- 0.8厘米 ,头为黑色 ,胸部桔黄色 ,鞘翅平时覆盖在前腹部昼伏夜出 ,白天栖居于潮湿的草地、腐木、阴沟、石头下等阴暗处 ,夜间出来觅食 ,有向光性当它夜晚爬上人体时 ,若用手拍打、揉搓 ,致虫体被压碎 ,隐翅虫体内的强酸性毒液流出 ,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即“隐翅虫皮炎”
造成伤害原因:隐翅虫的毒害并非虫体螫咬人体所致,而是由虫体所含刺激性毒素「隐翅虫素」造成的(爬行或被击碎释放毒素)
①早期皮疹为条索状、带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6—48小时后会出现丘疹、血疱疹,甚至脓疱,严重者皮损中央会发生坏死当疱液因搔抓转移到其他正常皮肤时会出现新的损害
③若虫体接触过皮肤 ,应及时用肥皂清洗 ,然后涂 10% - 20%氨水 ,以便中和酸性毒液若皮损处红肿或糜烂 ,应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患处外涂锌氧油、皮炎平霜、南通蛇药片糊或新鲜马齿苋糊等也有一定效果
⑤如有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 ,应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