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风起,树叶飘落。在这个季节,不仅树木萧条,人的肌肤也开始呈现“紧张状态”。可能你会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得紧绷绷的,异常干燥,甚至出现脱皮、瘙痒、刺痛等症状。专家提醒:入秋后天气由闷热变得干燥,气温明显降低,由于早晚温差变化较大,人的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多种疾病,皮肤瘙痒症、银屑病、带状疱疹、皮肤敏感性疾病是秋季的高发病。
聚焦一:皮肤瘙痒症起因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
易发人群
特别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这种病常见于老年人。
与此同时,如果再加上一些外部的刺激,例如过多使用肥皂、洗衣粉等,这就更容易引起瘙痒。
皮肤对人体的重要性
完好、健康的皮肤是身体对抗各种外界侵扰的第一道防护墙。皮肤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天然油脂或者脂肪的物质,它们是一道屏障,对内可以保住身体的水分,对外可以防止感染。如果破坏了这一层天然的屏障,皮肤易出现干燥问题。
专家支招1、皮肤自身有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度干预。洗澡时间过长,沐浴液使用过多等这些行为,极易降低皮肤的屏障功能,因此,预防皮肤瘙痒症,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不要太勤洗澡,特别是入秋后不要天天都洗澡,而且洗澡时尽量少用沐浴液。腺体多的地方可适当使用,例如腋窝。
2、在饮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注意“忌嘴”,对于辛辣、刺激等食物尽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3、皮肤痒时,切忌过度抓挠或用过热的水烫洗,因为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用力搔抓皮肤痒处,直抓到皮肤出血为止,结果是越抓越痒,形成恶性循环,会加剧瘙痒,过热的水烫洗会严重破坏皮肤表层的皮脂膜,使皮肤更加干燥,瘙痒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洗澡后搽一些润肤乳液或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或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中药,平时还要少用肥皂洗手,注意滋润皮肤。
聚焦二:银屑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症状
其病因不明,表现症状为红斑或红斑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等。
易发人群
各种年龄的人都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并且北方多于南方。
对待银屑病的正确态度:季节变化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该病往往冬天加重夏天减轻。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该病病情常常会逐渐加重。由于该病发病机理不明,这种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因此患上此病后,病人首先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心理上要尝试着去接受它,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加上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专家支招1、换季时节,银屑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上呼吸道感染是该病的重要诱发因素,而秋季早晚温差大,是上呼吸道易发季节,所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
2、精神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银屑病患者应该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
3、银屑病患者特别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聚焦三:带状疱疹起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后引起宿主水痘后长期潜伏神经根部,当宿主抵抗力差时损伤该神经及引起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
易发人群
病毒性皮肤病进入秋季,带状疱疹也进入高发期,特别是老年人及喜欢熬夜,抵抗力相对较差的人群。
症状
1、出疱疹前三天左右,局部出现瘙痒、灼热、剧烈疼痛;
2、发病部位起初为片状红斑,继而出现集簇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成带状排列,由透明变混浊,后干燥结痂;
3、可伴临近淋巴肿大,疼痛、全身不适;
4、病程2--4周,部分患者神经剧烈疼痛会延续,转为后遗神经痛。
专家支招药物治疗1、外用药:使用龙珠软膏,并分别配合金粟兰酊、拔毒散、硝矾散等治疗。2、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动引起的疾病,因而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和炎琥宁药物静滴进行抗病毒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
3、神经营养治疗:带状疱疹发病后易损伤神经,造成神经性疼痛。如果未及时进行神经营养治疗,则有可能发生后遗神经痛。
4、止痛治疗:如布洛芬和多虑平联合治疗。
5、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能干扰补体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溶酶体膜,防止溶酶体酶的释放,从而减轻组织损伤;增加血管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局部充血减轻,并减少细胞和体液外渗。
护理1、休息:做到适寒温、慎起居、劳逸适度。2、情志:心态平和、情志舒畅。
3、饮食:营养清淡、避免刺激,多食富含维生素C及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4、运动: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对于年老体虚的患者,对减轻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更有意义。
聚焦四:皮肤过敏症皮肤过敏有两类:一是虫咬皮炎引起的过敏;一是对花粉过敏。
起因
秋季,没有了毒辣辣的太阳,风和日丽,很多人都喜欢到户外走走或者外出旅游,但是过敏体质者可能常常会“惹得一身麻烦”回来。过敏体质者在户外可能会出现虫咬皮炎或者是花粉过敏。
虫咬皮炎:所谓虫咬皮炎,是指夏秋季多昆虫,如螨、蚊、毒蛾、毛虫、蜂类等。
症状
人被这些昆虫叮咬后,皮肤出现丘疹、红斑、水疱等症状。
患病后以抗过敏为主,主要给予口服抗组胺类的药物,局部外用芦甘石洗剂以及激素类软膏。
小贴士预防:
该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从户外回来后记得清洗全身,并且换上干净的衣物。这种简单的做法能使轻度的炎症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如果症状比较医院进行就诊。尽量避免去草丛,对宠物要勤洗澡减少感染率。
花粉过敏而花粉过敏,顾名思义就是对花粉产生过敏反应。
由于导致身体过敏的“过敏原”非常多,最常见的就有几十种。为了能更好地预防过敏症,过医院做检测。通过抽血和皮肤点刺,部分人可以检测出其过敏原。
小贴士预防:
花粉过敏者最好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时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长袖的衣服,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
如果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咨询就诊!
卜开来
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医疗工作近20年,医院进修皮肤科。主诊皮肤性病科,擅长中西医结合、标本兼顾治疗各种常见皮肤病、性病及部分复杂疑难病例,熟悉开展皮科手术及激光治疗术,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