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性皮肤的分类:
01
暗疮性皮肤
02
色斑性皮肤
03
衰老性皮肤
04
敏感性皮肤
一、暗疮性皮肤:
粉刺、面疱医学上又称“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等,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皮脂腺与毛囊的慢性炎症,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发生率与复发率高,青春期多见,反复多年不愈,是本病的一大特征,且稍有不慎,即容易留下疤痕和色素沉着。多发于面、背、胸部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1、面部暗疮的种类
黑头粉刺:又称为开放性粉刺,空气氧化、结合灰尘、污垢的原因形成。
白头粉刺:又称为闭合性粉刺,没有脓血,挤出像牙膏状。白头粉刺继续发展会导致皮肤炎。
2、暗疮的分型
暗疮分型
丘疹
初起的暗疮,皮疹以红色小丘疹为主,部分皮疹中央有黑头粉刺。
脓包
丘疹型暗疮处理不当,继续发展而形成,皮疹以红色丘疹中央见到小脓疱,伴有轻度压痛。
结节
皮疹为红色或暗红色硬结,炎症部位遍及较深,易留下色素沉着。
囊肿
用暗疮针对暗疮进行不正确的处理后形成,为皮下囊性物,呈深褐色及肉红色,属聚合性暗疮。
二、色斑性皮肤
1、色斑的形成原因:
色斑是由于皮肤黑色素颗粒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出现较正常肤色加深的斑点或斑片。
皮肤健康时,表皮的黑色素会因新陈代谢而由皮肤表面排除,然后自然脱落,其合成与分解过程趋于平衡状态。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皮肤会疲劳而使排出黑色素的能力减弱,以致黑色素残留在皮肤上,形成色斑。
2、定性斑和活性斑的定义:
定性斑的性质稳定,不因外界因素影响,一旦去除,原部位不会再起,常见的有:老年斑、色素痣、胎记等。
活性斑是由酪氨酸酶活动造成的斑,不稳定,受外界日光及内分泌等因素影响,常见的活性斑有:黄褐斑、蝴蝶斑、继发性色素沉着斑、日晒斑、咖啡斑。
三、衰老性皮肤
1、定义:外有皱纹,因角质层厚度增加有轻微程度的萎缩,肌肉弹性消失、结实程度减少、皮肤出现松弛。肌肤组织功能减退,皮下组织减少、变薄,皮肤松弛、下垂,皱纹增多,色素增多,苍黄等。
2、皱纹形成的原因:
皱纹是由于真皮内基质与纤维的变化引起的,会使皮肤与水分结合的能力下降,造成细胞含水量下降,再加上结缔组织纤维老化,弹性减弱以及皮下脂肪减少,都会使皮肤产生皱纹。
3、假性皱纹与定性皱纹:
定性皱纹:性质稳定是面部形成的非手术而不能去除的,具有稳定性的皱纹。此种皱纹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性能下降,导致皮肤弹性和韧性降低。
假性皱纹:是面部出现的不稳定的,可自行消退的皱纹。它是皮肤暂时缺水,或缺乏油脂引起的,皮肤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性能尚好,皮肤的腺体功能正常。经补充水分护理,一般可以消失。
四、敏感性皮肤
敏感性
1、概念:是指感受力强、抵抗力弱,受到外界刺激后会产生明显反应的脆弱性皮肤。
2、特征与表现:
★皮肤毛孔紧闭细致,表面干燥缺水而粗糙,皮肤薄,隐约可见细微血管和不均匀潮红
★眼周、唇边、关节、颈部等部位容易干燥及发痒
★多有过敏历史,如:曾有化妆品过敏史;曾佩带饰品等而发生过敏;皮肤易干燥、发痒
过敏性
1、概念:
在使用内服及接触某种物质后,皮肤会出现皮疹、肿胀、脱屑、刺痒或刺痛,甚至有皮下血管破裂的现象称过敏。此时的皮肤状态称为过敏性皮肤。
2、特征与表现:
(1)皮疹:可能会出现下列几种皮疹
★红色丘疹:米粒大小、排列紧密,甚至融合成片,多见于接触性过敏,如化妆品过敏或接触油漆引起。
★荨麻疹:呈风团状,高出皮肤,多见于口服类过敏,如海鲜过敏。
★大疱状呈水泡状,表皮起泡,表皮下有液装物质,多见于接触性过敏。
★红肿:没有明显的皮疹,只看到发红、肿胀,多见于接触性过敏。
(2)刺痒或刺痛感;
(3)过敏发作后,有脱皮现象。
3、常见的致敏源:
食物:海鲜、牛奶、蛋类等异体蛋白。
空气吸入类:花粉、霉菌、灰尘、螨虫等。
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去痛片等。
接触类:化妆品、饰物、油漆、染料等。
那么,皮肤瘙痒一定是过敏吗?
不一定。
皮肤瘙痒的成因较复杂,患有肝胆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脏疾病,甚至一些恶性肿瘤,都有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进食某些食物,服用某种药物,接触某种肥皂、染料、衣物、羽毛等物质,或被蚊虫叮咬,或受干燥气候环境的影响,也有可能引起皮肤瘙痒。
所以,当皮肤出现瘙痒时,应全面分析,寻找病因,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常见的伴有瘙痒的疾病有哪些呢?我们分为三个部分了解一下可引起瘙痒的疾病。
湿疹
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病因复杂。多数属于特应性皮炎,原因明确都可诊断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淤积性湿疹、自身敏感性皮炎、传染性湿疹等。
临床上瘙痒明显,急性期有小红疹、小水疱,可有黄色渗液;慢性期常以皮肤肥厚为主,易反复发作。明确并去除诱发因素是关键。
应注意与其他皮肤病鉴别,特别是体癣、手足癣,可进行真菌检查,癣可查见真菌,而湿疹查不到真菌。另外,对湿疹应积极寻找病因,去除可能的诱发因素,才能避免复发。
接触性皮炎
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所引起的皮肤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更严重者可引起皮肤坏死。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按其性质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及化学性。常见的是金属、塑料、橡胶、香料等。可做过敏原检测(斑贴试验)明确并避免,去除诱发因素,经恰当的治疗,容易痊愈。
荨麻疹
俗称风丹,风疙瘩。以皮肤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
荨麻疹病因复杂,致敏源广泛。明确病因是避免复发的关键,慢性荨麻疹必要时可作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或抽血查特异性IgE),对无法避免的过敏源,可进行脱敏治疗或预防性服药。
丘疹性荨麻疹
又称虫咬性皮炎、单纯性痒疹。大多数由昆虫叮咬后引起。常在春秋季节发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表现为风团样丘疹,呈纺锤形,中央可有水疱。有剧烈瘙痒。皮疹一般1~2周消退,但病因未去除易复发。
然而,本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发病次数的增多,病情可逐渐缓解,直至不再发病。
特别注意:不要把早期的水痘误诊为丘疹性荨麻疹
药疹
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有人认为中药是安全的,其实中药也可引起药疹。
药疹轻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损害,重者可危及生命。重症药疹死亡率很高,应及早进行抢救。
患过药疹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过敏药物记录下来,以后避免再使用类似药物,这样才能杜绝再次发生药疹。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
人们常说“皮肤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一些内脏疾病可伴发皮肤瘙痒,甚至瘙痒可能成为这些疾病最早出现的症状。
1.肝胆疾病:当黄疸不明显时,瘙痒往往是其先兆,当发生黄疸后皮肤瘙痒可加重,这是因为胆盐在皮肤中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2.糖尿病:由于体内血糖增高,机体防御病菌能力降低,皮肤易发生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瘙痒。另外,糖尿病患者皮肤干燥,皮肤末梢神经易受到刺激,也会产生瘙痒。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为睡眠时皮肤瘙痒加重,其原因是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温度升高所致。
4.尿毒症:肾功能不全使体内某些蛋白质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5.恶性肿瘤:患有胃癌、食道癌、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的患者,有时瘙痒是其先兆。经治疗肿瘤消失后瘙痒也会消失,但肿瘤复发时瘙痒又会随之而来。
总之,瘙痒是过敏性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但在一些非过敏性皮肤病,如老年性瘙痒症、疥疮及体股癣等,也有明显的瘙痒。另外,一些内脏疾病也可出现皮肤瘙痒,如肝胆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毒症,甚至一些恶性肿瘤也可出现瘙痒,这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