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防晒仅仅是女性为了防止晒黑?当然不是!你知道吗,有些药物服用后晒太阳容易导致皮肤红肿、长水泡,严重会致皮肤溃烂,而且男女都一样,不仅如此,还有很多食物吃了之后也容易导致光过敏,甚至会危及生命!
用药后暴晒2个小时
女子全身出红斑
“就晒了个太阳,怎么就全身起疹子了,我怎么这么柔弱?”市民韩女士今年30岁,前不久她医院就诊。
就诊前一天,她在正午时分在户外晒了两个小时,没有做防晒。当天回到家,她就感觉腿上发痒,一看两条腿上出现一团团的红斑。第二天,红斑越来越多,全身都有,她感觉全身都痒得不行。
“医生,我也不是第一次这么晒了,以前最多就晒黑一些,现在怎么会这样。”医生仔细询问韩女士的生活起居,发现她因为肺炎,正在注射莫西沙星这种药物。
在专业的药师门诊,药师了解了韩女士使用的药物后,怀疑是莫西沙星引起的光敏反应导致的日光性皮炎,建议医生先为她停用莫西沙星,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果然用药第一天她的症状就减轻了,4天后,所有红斑全部消退。
用药后暴晒产生的皮炎
最快几分钟后就能发生
医生介绍,日光性皮炎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俗称晒斑或紫外线过敏。如果日晒面积广泛,少数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不适等全身症状。一般春末夏初时节,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作业者、长期从事户外劳动的人群容易发作。
5类人更易发生光敏反应
强烈的阳光可使药物活化,从而直接破坏或杀死皮肤细胞,因此暴露在光线下的皮肤在日晒后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就可产生轻度的光毒性反应。与普通人相比,光敏反应更容易发生在以下5类人身上:
1.皮肤娇嫩者
2.因痤疮正在使用抗菌药治疗的人
3.人体免疫缺陷病
4.红斑狼疮
5.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7类易发生光敏反应的药物
抗菌药沙星类抗菌药是光毒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一组,很多名称中都带有“沙星”两个字,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等,属于抗菌药的喹诺酮类别。据统计,沙星类抗菌药导致光毒反应发生率为0.1——3%,服用该类药物皮肤经光照以后,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红肿、发热、瘙痒、疱疹等。
除杀星类抗菌药物外,还有四环素类、磺胺类、美满霉素、多西环素、地美环素等抗菌药,也有光毒反应的报道。
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在临床上,它是用来治疗精神病、镇吐、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等情况的药物。氯丙嗪为处方药,因此在服药前可找专科医生或药师咨询相关情况,服药后也要做好防护,如戴墨镜及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等。
利尿药如速尿、双氢克尿噻(氢氯噻嗪)等,也就是能增加排尿的药物,也是高血压疾病常用的治疗药物,在水肿、心衰、胸水、腹水的也多用到该类药物,临床上也有其发生光毒反应的报道。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均为第一代康组胺药,常用于抗过敏治疗。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很多人对该类药物都不陌生,在感冒、疼痛、消炎时,都可能会用到,在用药日晒后,若出现皮肤反应时,要加以警惕。
降糖药如格列苯脲、格列吡嗪等,该类药物也是用量较大的药物,它们均为处方药,若在服药后出现光毒反应时,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或换药,切不可擅自更改或停药。
抗肿瘤药:如长春新碱等,长春新碱常用于治疗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等,为静脉注射药物,并不是非处方药。
医生提醒
在使用上述药物期间,一年四季均应注意防晒,特别是阳光强烈的夏季,外出时要撑太阳伞、戴遮阳帽或太阳镜,避免穿短袖上衣,皮肤裸露部位涂防晒用品,尽量减少在日光下活动的时间。此外,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出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建议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以及停药后的5天内,都应注意防晒。
(声明:文图综合于无线徐州、都市晨报、Wind医药、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