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多发于不满2岁的婴幼儿,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1~3个月内出现。遗传、环境、饮食和情绪等因素是引发婴儿湿疹的常见原因。如果宝宝患上湿疹,应该如何治疗?护理湿疹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
『遗传因素』
父母之间如果有一方曾经得过湿疹或类似的过敏性疾病,那么宝宝患病机率会明显变高。
『环境因素』
如果宝宝娇嫩的皮肤接触到一些化纤、动物毛类的织物或不干净的汗液、尿液等,就容易引起过敏现象;花粉、螨虫,甚至是干燥的空气也都有可能让宝宝患上湿疹。
『饮食因素』
食物过敏也是婴儿湿疹的病因之一。牛奶中的异体蛋白是婴儿饮食过敏最大的原因,又或者哺乳期的妈妈吃了巧克力、螃蟹、虾肉等食物也容易引起湿疹。
『情绪因素』
焦躁或悲伤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
▼
湿疹的症状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1~3个月内出现,等到开始添加辅食,情况会慢慢地变好,等宝宝2岁左右便可自愈。发病初期,宝宝的皮肤上会出现逐渐增多的小红疹,继而发展成小水疱,水疱糜烂后渗出的液体会结成黄色的鳞屑和痂皮,有时还会反复发作。这个时候,婴儿全身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皮肤炎症。其中,脸部、耳部、手部、小腿和肛门是多发部位。患病的宝宝情绪波动较大,夜里难以入睡,总是忍不住想抓挠。不过婴儿湿疹并不是深层的皮肤病变,治愈后一般不留痕迹。
▼
婴儿湿疹按时期性划分,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
急性期发病快,以小红丘疹和红斑为主要症状,并迅速发展成为疱疹,糜烂后向周围扩散,常伴有瘙痒,非常容易感染,此时宝宝可能会有发低烧的症状。
▕亚急性期▕
这段时期内,急性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瘙痒也会变轻,症状以小疹丘为主,伴有少量的疱疹和糜烂,但是病症持续的时间变长,如果在急性期护理不当很容易演变成亚急性期湿疹。
▕慢性期▕
慢性期患儿皮肤会变粗变厚,皮癣会变少,但很容易复发。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小宝宝身上,发生1岁以上的幼儿身上概率比较大,复发时可能会伴有急性期湿疹的症状。
婴儿湿疹根据表现状况不同,也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脂溢型、渗出型和干燥型。
│脂溢型│
往往出现在宝宝出生的头三个月,此时皮肤上长的鳞屑和结痂都是油脂性的,患儿的妈妈在怀孕期间极有可能患过脂溢性皮炎或者痤疮,一般这种类型湿疹在添加辅食后可通过饮食调理治愈。
│渗出型│
好发于3~6个月肥胖的宝宝身上,发病时皮肤上有小水泡、红斑、片状糜烂渗出等症状,且奇痒无比,宝宝可能会把皮肤抓红甚至抓烂出血。渗出型湿疹一般最先出现于头部,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蔓延到全身,引起感染。
│干燥型│
常发生在6个月到1岁的宝宝身上,皮肤上的鳞屑或者结痂都是干性的,没有液体渗出,急性和亚急性期湿疹后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症状。
▼
过于闷热的环境会让患儿感到不舒服,妈妈们不要给湿疹宝宝穿太多衣服,以免穿的过多加重病情,更不能让宝宝在阳光下直接曝晒。
宝宝难以忍受湿疹的瘙痒可能会控制不住去挠小红疹,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勤洗手、勤剪指甲,减少皮肤感染和被自己抓伤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里要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室内温度不宜过高。
如果过敏源已知,那么要尽量避免宝宝再次接触到过敏源;如果还没有发现,妈妈们必须从能想到的地方入手查找,争取尽早发现。
给湿疹宝宝洗澡时要注意控制水温,温度过高可能会让皮肤变的更脆弱。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液也不要再用了,建议用清水进行冲洗,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洗完后立刻给宝宝擦干身体,可以涂上婴儿专用保湿霜。
最好给湿疹宝宝穿棉质的衣服,用棉质的被褥,两者都要保持清洁舒适。化纤、羊毛、丝等有刺激性材料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
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给宝宝涂药,妈妈们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用激素和抗生素多的药,以免让皮肤对药物产生依赖。
宝宝患湿疹期间最要紧的就是先治疗,如果期间需要接受卡介苗等疫苗,最好等宝宝湿疹痊愈之后再接种。
▼
婴儿时期尽量给宝宝喂母乳,如果没有母乳可以喝对应阶段的配方奶粉,不要太早给宝宝喝牛奶。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尽量避开宝宝容易过敏的食材。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吃蛋清、螃蟹等易引发过敏的动物性辅食,还有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水果和蔬菜如菠萝、海带、猕猴桃等也不要让宝宝过早食用。
哺乳期的妈妈要格外注意,有些食物妈妈吃下后通过奶水过给宝宝,也容易导致宝宝患上湿疹,如巧克力、螃蟹、酒水等。如果宝宝出现过敏症状,正在哺乳的妈妈要立即忌口。
宝宝的辅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减少盐分,防止体液堆积。通过饮食调理配置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症状也会随宝宝月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