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称为“虫咬性皮炎”,是指被昆虫、节肢动物叮咬,或因接触昆虫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夏秋季好发,多发于暴露部位。常见的引发皮炎的昆虫有蚊、臭虫、蚤、螨、飞蠓(小黑虫)、黄蜂等。
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水肿性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等,表面可出水疱及大疱,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灼疼。
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内服抗组胺药物;适当选用外用安抚止痒药物;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
(1)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西替利嗪。
(2)激素泼尼松,渐减量。
(3)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生素。
(4)炉甘石洗剂混匀后去适量涂抹于患处。
(5)局部冷湿敷可加速皮疹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