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过敏性皮炎如何治疗

▲指导医师:张庆祥,山东中医药大学三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张庆祥,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体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刻苦研读中医经典,长期坚持临床应诊,强调气机升降在脏腑生理中的作用,善用疏肝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辨证论治,方小力宏,深受广大病患的欢迎。

过敏性皮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如何治疗过敏性皮炎?先讨论个病例:

案例:李女士,53岁。病症:过敏性皮炎。

李某,女,53岁。全身皮肤红疹2月余。患者病种较多,病情复杂,对左氧氟沙星、银杏注射液等过敏,且有胆固醇增高,白细胞减少,胆结石、胃结石,心肌梗死,肝肾囊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证。患者自述,手指到小臂麻木瘙痒,遇凉水加剧,遇热则减。患处红肿成片,搔之则痒,伴有口干口渴,肌肤干燥,心情抑郁,时急躁易怒,睡眠易醒,小便色黄,夜尿频多。舌淡苔白微厚有齿痕,边有瘀斑。

辨证思路:病属瘾疹,证为脾虚湿阻,兼气虚血燥。

过敏性皮炎属于中医瘾疹范畴,其病与肺脾肝关系密切。病在皮毛,以气分为主,与肺关系密切;病及肌肉,多涉及血分,属脾脏受犯。外感风、湿、燥、热邪皆可诱发。气虚血燥,故皮肤干燥,麻木瘙痒,口干口渴;脾虚肝旺,则局部红肿,急躁易怒,睡眠易醒,小便色黄;湿阻血瘀,则上肢麻痒,遇冷加剧,得热则减,舌有瘀斑。

治疗思路:疏肝健脾,调和营卫以治本,清热燥湿,养血润燥以治标。

处方用药:柴胡,酒黄芩,清半夏,青陈皮各,党参,青竹茹,忍冬藤,仙鹤草,鸡内金,丹参,白茅根,桂枝,赤白芍,夜交藤,野葛根,砂仁,甘草。水煎服,日一剂。

药后疗效:服药6剂后,患者瘙痒、红肿减轻,唯皮肤表面搔之风团,时有心烦,口干口苦,身倦乏力,入睡困难,眠浅多梦,小便黄赤,大便黏腻。上方去桂枝、芍药、青竹茹、忍冬藤,加赤白芍,当归,黄芪,浮萍,白蒺藜,白鲜皮,水蛭,生龙牡各,赤小豆,生熟地。药后全身瘙痒大减,身觉乏力,口干口苦减,纳食睡眠好转,偶眩晕,耳聋耳鸣,时有瘙痒,随后又辨证加减,服药2月余,诸症向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病根

中医学认为过敏性皮炎由于素质不强,耐受性差,是接触某些“感触毒”而使毒邪侵入皮肤、粘膜,部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善行数变,可以蔓延全身。此为“风毒”,因毒邪挟风郁于肌表也。“感触毒”如漆,药物,染料,塑料制品,沥青,动物毛,植物的茎、叶、花粉等。需要强调的是,所谓“感触毒”是相对而言的,这取决于体质因素。若禀赋不耐,则上述物质便成为“毒”;若耐受性强,则上述物质便不成其为“毒”。治疗过程中辨证论治,风热证宜清热散风,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证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场加减;血热证宜凉血解毒,用清疽败毒饮加减。当然,诸如防风、荆芥、浮萍、乌梅、西河柳等都具有抗过敏作用。外可用中药煎汤待冷湿敷,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治疗同时忌热烫及刺激性药物;忌辛辣、油腻、鱼腥等发物。

张庆祥教授本周六(10月8日)医院坐诊,擅长治疗皮肤病、咳喘病、脾胃病、肝胆病、心脏病、不寐证;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纳呆、泄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不孕证等病证。









































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
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rn.com/pyyy/26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