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原文: 昨天,市民成先生因为手臂上被一种莫名的虫子咬了一下后,觉得奇痒无比,医院找医生看了一下,经医生诊断,原来是一种隐翅虫惹的祸。
而在网上,网友间流传着这样一则信息:“全球发出警示,请传出去!隐翅虫,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触皮肤,就死定了!”一只小昆虫真有这么大威力?
网络传言
隐翅虫“咬人”会致死?
昨天上午,医院看到了前来就诊的成先生。据其介绍,前天傍晚他在小区内跑步时,有一种看上去没有翅膀的虫子落在了手臂上,他用手拍了一下,感觉手臂上被“咬”了一下,灼痛难忍。昨天上午,他医院就诊,据医生介绍,这是一种隐翅虫咬后所致。医生用苏打水对皮肤进行处理后涂抹了一些药膏。
当天中午,记者在电脑上也收到了朋友转发的一则消息,一种叫“隐翅虫”的图片下面,写着这样的文字:“全球发出警示,请传出去!隐翅虫,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触皮肤,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讲,万一身上有这虫,用嘴巴轻轻吹走就好。绝对不要用手打!”
记者求证
皮肤科医生有毒素,但不至于危及生命
“它身上有毒液,接触皮肤,就死定了!”隐翅虫真有这么厉害吗?昨天上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朱晓芳。
“近一段时间来,被隐翅虫咬伤的患者很多,每天都有好几例。”朱晓芳说,隐翅虫的身体里有一种酸性毒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从接诊的患者看,伤口都是在暴露部位,如肩膀、后背、胳膊、面部。有些患者是乘凉的时候,被叮伤的;还有的患者是在睡觉时,隐翅虫落到床上,人不注意,一翻身压死了虫子,毒液沾到皮肤上,起水疱了。
“从我接诊的情况看,患者情况都不是很严重,一般被叮咬的部位都是又痒又疼。有的是红肿起泡,有的是局部糜烂,还有的是因为抓挠引发细菌感染,发热头痛。没有网上传说的那样厉害,也没有遇到过因为隐翅虫叮咬造成生命危险的患者。”朱晓芳说。
尽管如此,但朱晓芳提醒,对隐翅虫叮咬,大家还是应该引起警惕,一旦被叮伤,最好先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小伤口,或者用牙膏涂抹,因为这两种东西都是碱性的,能中和一下强酸。伤口也可以涂抹酒精或紫药水,以防进一步感染。当然,医院处理小伤口。
昆虫专家
国内有毒隐翅虫仅3种
昨天下午,记者也就此咨询了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树德。他认为,对农作物来说,隐翅虫是一种益虫。
祝树德告诉记者,隐翅虫多在室外的杂草丛、河边等地,因此,去草多、水多的地方,最好还是穿长裤、长袖衣,尽量减少皮肤暴露。晚上出去乘凉,别躺在地上;房子周围最好清除杂草;家里最好安装纱窗,支上蚊帐。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熄灯,隐翅虫很喜欢光,趋光性很强。祝树德教授提醒广大市民,隐翅虫的PH值在1-2,很容易灼烧人的皮肤,引起过敏性皮炎。遇到隐翅虫落在裸露的皮肤上,大家一定不要捏死或者拍死它,应用嘴吹到地上,用脚踩死。
祝树德告诉记者,全世界范围内,隐翅虫大约有四五万种之多,90%以上都是没毒的,含有毒素的隐翅虫有来种,国内有毒的隐翅虫只有3种,分别是:黑足毒隐翅虫、黄足毒隐翅虫、奇异毒隐翅虫。
“隐翅虫不会像苍蝇、蟑螂那样危害,希望大家也不要紧张。”祝树德教授如是说。
楼主点评:动不动就是“会死人”、“会致死”,这种谣言楼主见得太多了,比如下面这几个:
37.辟谣:直接用嘴对着易拉罐喝饮料会致命
42.辟谣:切勿用拖鞋拍打蟑螂
43.辟谣:榴莲和牛奶同食可致死但辟谣的帖子远没有谣言本身传播的迅速,这让楼主觉得很遗憾,遗憾的是网民太容易被蒙蔽,造谣者太容易获得成就感。希望微友们都转告下朋友圈里参与了“传谣”的人——人命关天,国家有卫生部门、防疫部门,这类“会死人”的事情如果真有这么严重,还轮不到他们来发预警。谣言原文贴出来的皮肤起大水泡的照片也并不是隐翅虫的“杰作”,而是一种叫做毒葛的植物。详细情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延伸阅读: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