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我们看脂溢性皮炎,那些浊阴都往皮肤外面泛。《黄帝内经》讲,浊阴不降就容易出现各种疾患。治病不外乎就是这个原则:让清阳得升,让浊阴得降。如果按照现代的说法就叫推陈出新。
我们看这些脂质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般是从胃肠中来,也要从胃肠里头排下去。所以胃肠不好,你皮肤病很难好得彻底,这叫胃肠型皮肤病。所以大多数皮肤病的人只需要把胃肠保养好,皮肤病就会减轻。
怎样保养好胃肠?一个是饮食上不能够给胃肠过多的污染,比如鱼、蛋、奶、海鲜、香菇,这些看似是高营养的物质,但在你脾胃不太好的时候,它是消受不起的。
同时要通过降气的方式把胃肠浊气降出去,像徒步走路以及早睡。早睡是一种很降气的行为。古人日落而息,叫夜幕降临。如果夜幕降临了,我们还没有降下来休息,熬夜熬得厉害,你会把你身体的渣滓熬到皮肤、头面上来,这叫渣滓上溢,沉渣泛起。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后头,还在情绪的波动比较厉害。情绪就像搅和棍,它能把肠胃里的浊阴搅到头面皮肤上来,这叫怒则气上。为什么人会生气发怒?因为他向外求。像内求的人他是气不起来的,向外求的人这都是你的错,是他的错,是社会的不公,是领导的失误,这样想你的浊阴通通都往皮肤外面发,所以越来越瘙痒,越来越烦。特别是到夏天的时候,加上天气往外面发,你的脾气又往外面发,所以这个夏天湿疹,疮疡,皮肤病很多啊!而秋冬天为什么会减少?因为秋冬天气机主沉降,往下收。如果我们的心也像这样,向内观,少见他人过,多见自己非······
皮肤病从另一角度看,是我们太爱面子了,太注重表皮的修为,不注重实质的修为,不敢在大众面前真认自己过。认自己过,像服一剂清凉散一样,从头都会清凉到脚。
问:请教一下,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的五处,头胸椎肩股,五音,角徴宫商羽,五效,收坚缓散软,五态,握忧哕咳栗,该怎么解?谢谢答:好,我们这些《中医基础理论》的名象大家可以多去参考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看,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五处头胸椎肩骨,这是一个灵活的对应之法,是在表法,不是说定死在哪里。不是说我肝不行,一定头不行。肝经虽然上达巅顶,但有的时候你肺气闭郁,你也会头痛。
又比如胸肋问题未必是心脏问题,有时肝郁不舒,他胸肋也会出问题,这时疏肝解郁能够解除。
还有椎联络上下的,起到支持作用,脾土就是支持的,但椎也跟“肾主骨”分不开关系。
肩是平的,向下走,所以肺主肃降。你看,我们用肩去担那些柴啊,草啊,肩挑万物,所以肺气不降的人,他去挑担,挑粪水,挑柴,肩得到了强大,气又得到了降顺。大家看,为什么以前人负薪如刮脚?这个读书的时候挑着柴,放着牛在读书,边读书边干一些劳务活,身体得到锻炼,知识也得到充电,通过劳力可以让气往下,把读书那种浮躁之心都理顺下来。
而肾它是藏在最里面,所以这些骨深处的东西都归肾所主,肾主封藏。
但不管它是怎么对应的,这只是形象上,外象的,中医重视的是内治,是气的周流。
我们看,一个人他一般暴怒那气会存在头上,这叫怒火上头,又叫气得面红脖子粗。
同样一个人忧虑,他的气会存在肩膀上,悲忧伤肺,肺主治节,那些中老年人肩周炎大多有不少牵挂,忧虑。忧愁则肺气闭郁,百脉不得流行啊!这是《黄帝内经》上讲的。
而抱怨的,讲话不守信的,当断不断的,这时他的关节、椎这些地方他会转动不灵活,好像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些关节不知道要听谁的,究竟是要听你撒谎的,还是要听你真心的,所以好多关节转动不灵啊,因为我们讲话没信用。
而心中欲望很多的,他会存在胸中,胸廓包裹着你的心,欲望越多,这个心胸越窄。心胸越窄,烦闷就越多。所以心中欲望多,他就存在胸廓里。
而肾呢?主腰脚,两股。肾如果恐惧了,这个气就会存在腰脚下,你腰脚会没有力量,行动力会差,所以行动力差的人走路不够轻快。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轻快走路法,徒步穿越,会加强你的行动力,会加强肾主腰脚的功能。
这些都是灵活地变化。好,其他方面的大家多去看中医理论。
义工:陈卓玲听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