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2时17分,清明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不妨趁着这个仲春、暮春之交的节日,在缅怀亲人之余,出门踏青插柳,好好享受一把难得好时光。
清明物候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桐花开始开放,这里的桐花指的是泡桐。泡桐在清明时节应时而开,花大型,紫、白两色,是春、夏递嬗之际的重要物候。
鴽[rú],是指鹌鹑类的小鸟。根据《夏小正经文校释》的记载,鴽这种候鸟,春天来于农田间活动,而田鼠这时却因为天气渐热躲到地底下去了,由于两种动物花色很像,人们便以为鴽是由田鼠变成的。
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更有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美丽的彩虹才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七十二候歌中亦说:虹桥始见雨初晴。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由来已久。秦以前就有了,唐朝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春游踏青
清明节本为踏青节,时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第天。
春日阳光中感受万物复苏的气息,感悟生命自然,自然是神清气爽。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就吸收了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的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也就是临河洗浴,祈福消灾,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荡秋千、蹴鞠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古时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而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游戏蹴鞠,相传是黄帝发明、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今天已演变为足球。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
插柳植树
清明前后,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柳树成荫。
清明戴柳插柳风俗,一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祈求长寿的意蕴。
又说与介子推有关,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折枝纪念,群臣纷纷效仿。
又传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或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人们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
放风筝
清明时节放风筝从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活动。白天放,夜间也放,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射柳斗鸡
古时清明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盛行斗鸡,会一直到夏至止。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这一习俗早已消失,阳光下听听鸽哨,不失为一乐趣吧。
蚕花会
“蚕花会”是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蚕乡独特的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清明养生
●扫墓凭吊,注意心理保健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所以此时心理保健十分重要,尤其是本身就有心理隐患和疾病的人,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天气多变,平肝保暖不放松
最近一段时间,时而风,时而雨,临近清明节,人们扫墓踏青,户外活动增多,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应做好保暖工作。
另外清明时节,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外相结合,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应多饮水。饮食方面,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
●外出踏青,着重护肤和胃
进入了植物性日光皮炎易发季节,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容易引发皮炎。本身就有光敏性疾病,或曾被晒伤,以及有红斑狼疮的患者,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
外出踏青,尤其是带孩子出行的,注意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不认识的野菜、蘑菇。出现眩晕、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喝一些温水,人工催吐,医院就医。
●谨防传染病,预防出疹
1.麻疹
是麻疹病毒引起,是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从发病到出疹约3~5天,发热从低热到高热伴随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起病2~3天,口腔黏膜可见细小粒样麻疹粘膜斑。出疹时体温可达40℃,皮疹2~3毫米大小。
2.风疹
是风疹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出疹前病状较麻疹轻,可有低热,食欲减退。一般1~2天后即出疹,先见于面颊,一天内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多无疹。腮腺炎、麻疹、风疹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早发现、早隔离,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3.红眼病
红眼病是传播性很强的眼病,春夏季流行,主要是接触传播。其主要特点是,双眼先后发病,眼结膜红肿,眼分泌物增多、灼热、怕光、流泪、发病突然。红眼病传染性极强,预防是防治红眼病的根本途径,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不用手揉眼睛,勤洗手、勤剪指甲,洗手、洗脸用具要分开,眼药也要单独使用。
清明读诗
1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2清明日唐·温庭筠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3清明宋·黄庭坚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4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欧阳修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5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FM.2
河南经济广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