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张孝军”订阅内容!
张志礼皮肤病专栏
导言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赵炳南皮肤病专栏结束了,一年来重点介绍了皮肤病泰斗赵老先生的方药内容。
从今天开始,系统介绍赵炳南的得意门生,我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的创始人——张志礼教授治疗皮肤病的核心经验。
赵炳南皮肤病学派上承三代师传,下授数代,其门生人才辈出,学验俱丰,桃李满天下。学派集皮肤病“正宗”、“全生”、“心得”三大学派之大成,又将外科、皮科、内科交融汇通。其弟子每天都在各自岗位上造福于众多皮肤病患者。我们本着学习、交流、提高的态度,和各位朋友携手同行!!!
张孝军
.08.06
本病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面游风”、“白屑风”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面游风记载:“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又如白屑风记载:“此证初生发内,延及面目耳项燥痒,日久飞起白屑,脱去又生”。本病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邪,蕴阻肌肤,湿热上蒸所致(油性脂溢);或因湿热伤耗阴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成(干性脂溢)。西医认为本病多因消化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细菌感染,维生素B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皮脂分泌过多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生于皮脂溢出的部位,多见于头、面部,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损为干燥或油腻的鳞屑,略带黄色结痂的斑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好发于面部、耳后、腋部等油脂分泌多的部位。严重时可泛发全身,有糜烂渗出,病程较慢,常呈湿疹样改变,又称脂溢性湿疹,可分为干性和油性两种类型。辨证论治张志礼老师根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型辨证论治。1、热重于湿型:参考湿疹“热重于湿”型,方选石蓝草方加生白术、生枳壳、生薏米、生芡实、泽泻、白鲜皮。2、湿重于热型:参考湿疹“湿重于热”型,方选清脾除湿汤加减。3、血虚风燥型:主证:皮损干燥脱屑,除面部外,躯干、四肢多有皮疹,剧痒,有大小不等的黄红或褐红色斑片状损害。上覆油脂性鳞屑,头发干燥无光,常伴有脱发。舌质红,苔薄白干,脉弦。辨证: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选: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2g,生地15g,首乌15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丹皮10g,花粉10g,威灵仙15g,刺蒺藜15g。诊所简介
国医堂|张孝军中医诊所简介
张孝军,中医副主任医师。行医三十余年,融中医、易学及儒释道理论一体,始终以“道尊仲景心存济世,德崇思邈志在医人”的宗旨,综合运用中医药疗法、心理疗法、文化养生保健疗法医治各种疑难杂症,使无数患者实现心病、身病的同步康复。
联系-
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