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广东各地气温下降,导致不少人出现皮肤瘙痒的问题,皮肤科专家指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的患者。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刘玉梅指出,作为在全年龄段最普遍的皮肤病之一,特应性皮炎常被称为皮肤科的“一号疾病”。它是一种2型炎症性疾病,具有慢性、炎症性、复发性三大特点,而且容易被当作普通过敏或湿疹,患者常常耗时耗力、医院却无法得到有效确诊和规范治疗。反复皮损和瘙痒为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心理和生活负担。
确诊难,小心“一病”变“多病”
特应性皮炎疾病表现多样,需要与之鉴别的疾病很多,而从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病理及实验室检查和治疗上来说特应性皮炎和湿疹很相似,大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刘玉梅
刘玉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应性皮炎的核心发病机制是2型炎症,是“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过敏进程的首发疾病。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也往往提示患者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相关疾病风险更高,易“一病”变“多病”,所以需小心提防。
“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很容易低估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规范治疗和长期疾病管理的意识薄弱,这不仅会导致特应性皮炎病情加重及反复,且有可能导致未来更多2型炎症相关疾病的高发。而建立规范化的专病门诊,在现阶段可以高效地帮助患者及早诊断疾病、寻找病因、控制病情,实现特应性皮炎的长期规范治疗,同时还可以为这些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未来减少2型炎症共病风险,从而长远、稳定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刘玉梅说到。
患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
“对于特应性皮炎,最重要的就是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疾病,根据病人不同的疾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急性期减少患者瘙痒,缓解患者症状,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通过随访,提醒患者生活中注意事项,给予长期管理的合适用药方案,从而长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与特应性皮炎共存,尽量避免特应性皮炎影响患者生活。”
在谈及近年来特应性皮炎治疗时,刘玉梅表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需要精准靶向针对2型炎症反应中关键致病因子,抑制2型炎症反应。现如今,多种创新药层出不穷,其中,生物制剂精准靶向2型炎症反应中关键致病因子的信号传导,从而阻断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炎症和致病过程,从根源抑制炎症反应,助力患者实现长期诊疗目标。随着靶向生物制剂等创新药物的上市,特应性皮炎的长期规范治疗认知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普及,正是有了这些创新的药物,医生和患者对于长期治疗才会更有信心”
据介绍,目前包括生物制剂在内的多种创新药可以在广州市皮医院直接进行医保报销,双通道政策也将陆续落地,这将有助于提升患者获得创新药的可及性、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做好日常自我健康管理很重要
“特应性皮炎是一个发病早、病程迁延、容易复发、社会经济负担重的疾病,作为慢性病,患者要保持‘长跑’心态,长期控制是首要治疗目标。”刘玉梅表示。
《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患者受特应性皮炎困扰平均近10年。要实现特应性皮炎良好的长期疾病控制,不仅需要规范化诊治,日常生活中患者自我的健康管理也很重要。
刘玉梅提醒,患者要注意周围居住、工作环境保持干净,定期打扫卫生;多开窗使室内外空气流通;气温变化时,适当增加衣物,避免皮肤受到低温寒冷空气的刺激;洗澡时,不宜使用过烫的水,时间不宜过长,洗完澡后也一定要涂抹一些温和保湿的乳液。
“疫情防控期间特应性皮炎患者更要加强自我健康管理,特殊时期坚持治疗、长期规范用药。戴口罩和保持手部卫生,规律生活和作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坚持定期复诊和长期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症状、减少复发。”
欧旭江
欧旭江
健康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