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外出丨谨防蚊虫叮咬

清明时节前后,潮湿温暖的气候非常适宜蚊虫的生长,于是蚊虫就成群结队的出来“扰民”了。适逢我国有清明扫墓、踏青的习俗,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全家回乡扫墓、踏青。但由于墓地一般都处于山林地带,树林草丛最易滋生蚊虫。

因此,清明扫墓、踏青或郊游一定要做好防虫工作!

1

踏青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2

衣服这样穿

选择穿长袖衣服和长裤,最好上衣带有帽子,以防某些小生物空降到领子里;衣服的颜色不宜太鲜艳,特别是黄色和红色,容易招虫子,颜色应以素色为主,可选择浅蓝、淡绿浅色系,都是较适宜的颜色。

3

远离蚊虫聚集地

掌握蚊虫的生活习性,远离蚊虫聚集地,也是预防虫咬的有效方法。

1.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若要坐在草地上,可铺上塑料布或台布,以隔开身体和草叶的接触。

2.在有被啃咬痕迹的植物叶子上,常常会有五彩斑斓的毛毛虫,以松毛虫、桑毛虫、刺毛虫等较为多见,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捏,以防被刺伤;

3.不要好奇而主动靠近蜂窝;在野外绝不可招惹你分辨不清的虫。

4

喷涂驱蚊水

在身体暴露处涂抹驱蚊水以驱避蚊虫,最好每隔几小时重复涂搽,当使用防晒用品时,应先涂抹防晒用品,再涂抹驱避剂。

5

被蚊虫咬伤做好应急处理

虫咬皮炎是指昆虫叮咬皮肤而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由蚊虫、白蛉、跳蚤、臭虫等节肢动物叮咬引起。疹子常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皮肤表现为局部红肿,在疹子中央常可见有叮咬痕迹。自觉瘙痒或奇痒,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皮肤出现红线,表示淋巴管发炎,有时局部淋巴结肿大。眼下草地上、宠物皮毛上等都会寄生虫,常见的有螨、蚊子、跳蚤等。被其叮咬后产生毒素也会诱发“虫咬性皮炎”。

治疗措施:一般病情,局部可分别外用0.5%氨溶液、风油精、丁酸氢化可的松膏或艾洛松膏。瘙痒重,皮疹范围广可以内服抗过敏药,如扑尔敏4毫克,每日2~3次;或氯雷他啶10毫克,每日1次;或仙特明(西替利嗪10毫克,每日1次)。

注意事项

如果是被蜘蛛、蝎子、蜈蚣等毒虫蛰伤,应立即用橡胶止血带或者绳索等在伤口近心端扎紧,不要挤压伤口,同时应在他人陪同下立即就医。

来源: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广东一鼎您的除四害专家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rn.com/pyhl/137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