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才刚步入春天,广州的蚊子大军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开始进犯,室内室外,阴魂不散~~~夏天,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蚊子又来了,而是家里这么多人,蚊子偏要追着宝宝咬!为了减少宝宝被蚊虫叮咬,老母亲们使出浑身解数,各种防蚊、驱蚊产品全部安排上,结果还是被咬的满身包……
大家都知道,蚊子咬人主要是被人的体味、体温和呼吸出的二氧化碳所吸引,所以代谢较快的宝宝和孕妇都是蚊子们的重点攻击对象。宝宝们皮肤娇嫩,蚊子一口就一个大包,至少半个月才能消。那种烧心挠肺的痒,不仅让娃发脾气、睡不安,还容易引发虫咬性皮炎,甚至被传播各种病毒。
今天,就跟姐妹们聊聊关于夏季防蚊驱蚊的是是非非,希望妈妈们都能提前做好准备,宝宝们的夏天都不受蚊虫干扰。面对夏日蚊子骚扰,我们有物理防蚊和化学防蚊两大办法。
物理防蚊所谓“物理防蚊“就是利用防蚊窗纱、门帘、蚊帐将蚊子阻隔在外,包括夏季我们穿浅色的长衣长裤+「人肉驱蚊」,也属于物理防蚊。只要家里防护到位,即便外面蚊子乌压压,你依然可以高枕无忧!
说到“物理防蚊”,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想要从根源上减少蚊子干扰,一定要经常清洁家中有「积水」的地方,因为大家都知道,蚊子幼虫喜欢在水中活动,所以,有水的地方蚊子格外多。
这些长期积水不仅招蚊虫,时间久了还有味。所以,我们日常清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家里这些比较容易积水和藏污纳垢的地方,比如卫生间地漏、下水道、洗衣机槽等处,都需要格外注意。这里特别提醒爱喝啤酒、饮料的家庭,喝完也一定要及时扔掉空瓶,避免招蚊子。还有家里养的花花草草,如果可以,尽量放室外。
除了从环境上努力外,带宝宝外出时,尽量给宝宝穿浅色长衣长裤,坐车的小宝宝可以给推车上挂个蚊帐,这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宝宝被蚊虫叮咬的几率。
当然,想要不被蚊子要,就要坚持不懈的跟蚊子做「啪啪啪」斗争,人肉拍、电蚊拍一直不要停。人蚊大战既大快人心,又锻炼眼明手快!
△图片源自网络
化学防蚊但稍微大一点的宝宝,一般都不会一直老老实实的躺在推车里。所以带宝宝去户外,化学防蚊必不可少了!
化学防蚊主要包括灭蚊和驱蚊两大类,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灭蚊产品常见的有蚊香盘、杀虫剂、电蚊香等,买这类产品一定要注意看成分和浓度,注意不要选择有六六六或DDT的有毒劣质蚊香就行。
市面上绝大部分电蚊香/蚊香液都是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运用毒性低的人工合成杀虫剂来攻击蚊子的神经,比较常见的是氯氟醚菊酯(美国环境保护机构EPA认可成分)。购买这类产品,一定要看好浓度和毒性,浓度低于1%的氯氟醚菊酯属于低微毒,对人体是安全的,市面上大多数电蚊香液浓度是0.8%。
有孕妈和小宝宝的家庭可以选择浓度更低的。另外,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当然,如果蚊子不是特别多,可以睡前房间内使用几小时,孩子睡觉时再关掉,这样更安全!
△去年团品,店内有售
这里特别不推荐有孩子的家庭使用蚊香盘,使用时会产生烟雾和气味,容易诱发呼吸道不适,对老人和孩子都非常不友好。另外,ta还有明火危险,宝宝睡觉容易踢被子,万一不凑巧,被子一角正好覆盖着蚊香,后果不堪设想,我妹小时候就差点遭殃,还好我妈发现的及时~
驱蚊产品一般是驱蚊液、驱蚊喷雾,还包括一些驱蚊贴、驱蚊手环这些新形式产品。这些产品通过有效的驱蚊成分挥发在皮肤周围形成屏障,干扰蚊虫对人体的感应,从而使人避免受蚊虫叮咬。
网红驱蚊手环/扣/贴等真的有用吗?这两年驱蚊手环、驱蚊扣、驱蚊贴、驱蚊手表之类的可以“随手驱蚊携带”的驱蚊产品被网红们吹爆了,其中也有不少国外品牌,既贵又难买,最大的噱头就是“纯天然,不含DEET”、“可形成直径**米保护层”……
△图片源自网络
虽然我也很希望这些产品能真的有效,但很遗憾,根据《新英格兰杂志》的对照研究、美国儿科学会及加拿大政府公告及uptodate的相关研究,都证实这类产品真心没卵用!
这些手环和类似驱蚊产品,基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宣传自己“不含DEET,全天然驱蚊”。但这些天然产品最大的弊端就是失效快,辐射范围小。实际使用起来特别鸡肋。
所以,这类产品的功能基本都很鸡肋,除非贴满全身,不然还没出门,就会有蚊子着陆。如果妈妈们只要一个心理安慰,那我就无话可说。但要奔着驱蚊,这些产品是真心不推荐买,除了浪费钱没啥了!同样,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电磁波/超声波设备的驱蚊有效性。唯一的作用:让你放松警惕小宝宝应避开的驱蚊成分除了上面几种不推荐妈妈们购买的防蚊产品,我们在选择宝宝户外使用的驱蚊产品时,一定要谨而慎之,认真看成分,注意避坑。比如有的驱蚊液主打纯天然植物精油,以香茅油、柠檬草油、雪松油等作为主要的驱蚊成分。
这些植物精油确实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大多数驱蚊持续时间短,需要频繁地反复涂抹或使用高浓度才能有效持久地驱蚊,容易造成孩子皮肤负担;而且精油味道浓烈、挥发性大,婴幼儿吸入可能引起刺激呼吸道的刺激。
最不能忽视的是,提取的天然精油成分往往组成较为复杂,很多都没有获得相关机构的安全认证,其不良反应不明确,浓度较高时涂抹在皮肤上容易引起婴幼儿过敏,并不适合给宝宝用。
1.柠檬桉树油:是唯一被美国疾控中心(CDC)推荐的在美国环保署(EPA)注册纯天然驱蚊成分,但是柠檬桉树油中含有香茅醇、蒎烯,石竹烯等致敏成分,美国CDC明确表示不建议3岁下的孩子使用柠檬桉树油驱蚊。另外,它的有效驱蚊时间很短,不足2小时,所以相对来说很不实用。
2.薄荷脑/醇:是很常见的驱蚊成分,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中都含有这种成分。2岁以下的孩子过量摄入薄荷脑/醇,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所以,不建议2岁以下孩子使用。
3.樟脑:和薄荷脑/醇一样,2岁以下的孩子过量摄入,会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样,不建议2岁以下孩子使用。
对宝宝也安全有效的驱蚊成分有哪些?综合美国EAP、美国DCD、美国AAP等多个国际权威组织意见,目前相对安全可靠的有效驱蚊成分只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柠檬桉树油和驱蚊酯四个成分。奉上表格,方便爸爸妈妈们直观对比↓↓↓
△可点击图片放大看对比表格之后,爸爸妈妈们在给宝宝选择户外驱蚊产品时,一定要综合宝宝年龄、外出时长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另外,不管选择哪种产品,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特别提醒:2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使用任何驱蚊产品,做好物理防蚊是根本!
△图片源自网络
But……不管我们怎么严防死守,总有那么一两只饿急败坏的不怕死的蚊子死士,万一被这样的死士咬上一口,红肿难消的包包,直击心底的奇痒,还有各种潜在的感染隐患……所以除了防蚊虫,还要做好止痒准备△图片源自网络宝宝被蚊子咬,如果在家的话,可以用肥皂水洗一下蚊子叮咬的地方,如果宝宝比较痒,可以用炉甘石洗剂,冷敷也有一定帮助,但不能直接拿冰块接触皮肤,容易冻伤宝宝皮肤。
△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在室外,可以及时给宝宝涂抹止痒膏,我家一直用德国DMS-quitofree止痒膏,我觉得效果很不错,小小一支,带着方便,随时需要随时用。
△去年团品,店内有售
如果宝宝被叮咬的地方出现严重红肿、水疱、瘙痒、疼痛等,爸爸妈妈医院,遵医嘱用药,我并不主张大家在家自行用药,药品基本都有禁忌和不良反应,在家自行用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很多姐妹可能家中常备地奈德、尤卓尔等激素类药膏,孩子一痒就给抹。我是很不赞成这种做法的,对于激素类药膏,我的使用原则:不谈“激素色变”,但也不滥用,情况严重遵医嘱用药!本身这些药膏也属于处方药,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这些激素类药膏具有一定的止痒消炎作用,但只有在被蚊虫叮咬后,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水疱、大疱,严重的皮肤肿胀、瘙痒甚至伴有疼痛的红斑、硬结等,这时才会考虑使用,用法、用量、使用时长等也需要遵医嘱。另外,除了不良反应外,任何药物长期使用都会有耐药性,地奈德等也不例外,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依赖性皮炎、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总之,激素类药膏遵医嘱,不滥用!最后总结一下:夏季防蚊物理+化学二合一,2个月以下的宝宝不要使用任何驱蚊产品!有效的驱蚊成分有4个: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树油(3岁以下禁用),根据宝宝年龄、外出时长综合选择,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使用!
看完这篇有没有解决你的问题呢,点个在看告诉我们吧!
☆END☆编辑马小骉图片来源
网络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商务合作敬请联系:dr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