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華实。
——《黄帝内经》
美好的夏日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火辣辣的太阳。
太阳暴晒,对于人体来说,也是一种火邪。
但人的身体只有防御系统,怎么防御呢?
水克火,黑色来了(黑色属水)。
所以,人会越晒越黑,越黑就越不怕晒。
待夏季过去,阳光渐渐柔和,人又会慢慢变白。
在这一来一回之间,皮肤也完成了一次历练。
以后它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也会更能抵抗衰老。
这是皮肤的自然规律。
但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夏天既要出去浪,又不允许皮肤被晒黑,怎么办呢?
防晒乳、防晒霜、防晒喷雾等一系列化学制剂,把毛孔堵得严严实实的。
能防晒么?能呀!
它们确实能防止晒黑的程度,可这影响了皮肤的正常工作呀!
就拿防晒喷雾来说,可了不得了,一不小心还把高铁给逼停了三分钟!
马上会有人说:这位女士有日光性皮炎呢,是不得不用防晒喷雾的,你怎么能这样开人家的玩笑?
不是开玩笑,咱们不妨谈谈这日光性皮炎是如何来的。
皮肤是很敏感的。
正常的皮肤,当敏感的时候敏感,不当敏感的时候不敏感。
换言之,它自己会有一个判断。
当它认为这个会对自己进行伤害的时候,它就会报警,甚至采取措施。
如:痒、痛、红、起疹、起痘、起泡、出血、化脓、生疮……
咱们要读的懂这些信号,也要明白此时身体采取了什么样的防卫措施。
比如:
「痒」
痒,是身体受了外界一点小小的刺激,基本安全,有些痒甚至很舒服;
如果痒得比较厉害,往往是风热之邪。
包括被毛虫蛰了会痒,其实也是风毒。
「痛」
痛,是身体受到了较大的伤害,而且必然引起了气血不通,需要引起重视。
「发红」
发红往往是因为热。
有人的小手被冻红了,那是因为皮肤感知到了寒冷,身体赶紧调过去大量的气血前去增援,试图以热胜寒。
你瞧,身体在采取措施了吧。
「起泡」
如果你被开水烫伤了,身体马上起了个泡,看上去是受伤了,但这不仅仅是伤,还是身体在正当防卫。
起的泡像什么呢?
你会不会想起汽车里弹出的安全气囊?
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时候,气囊弹出,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尽管事后得去修车,但还好人没事。
皮肤被烫,起了一个水泡,何尝不是弹出一个水囊?
它保护了里面的肌肉、血管,甚至筋骨不受波及。
不多说了,再说就跑题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欢迎大家发散思维,自己探寻答案。
经常晒太阳的人,是不怕晒的,比如农民。
而现如今,我们很多人平时受的风吹日晒太少了,陡然一时晒多了太阳,容易出现发红、发痛、发痒。
这是正常现象,不宜过多干预。
这时候,只要马上避免晒太阳,等这些症状自然消失了,再晒太阳的时候,注意循序渐进,久而久之,皮肤就不那么脆弱了。
皮肤经过这一场考验,又坚强了一点。
这时候,最怕各种涂抹,止痒的、解毒的、清凉的,一齐上。
有效不,太有效了!
马上不痒了,不红了,不痛了。
可是!皮肤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机会。
下次被晒了,还是这样,甚至会更脆弱。
现在很流行用防晒霜。
但无论什么样的防晒霜,对皮肤的自然功能都有所干扰。
它让皮肤失去了正常反应的能力。
虽然不发红了,不痒了,不痛了,但有时候暗中受伤而不自知。
它只能让你越来越不经晒,越来越依赖它。
当皮肤被你折腾的够呛了以后,防御系统必然受损。
这时候如果你身体里有一些内热,尤其是肺胃有热,那么,这时候再晒太阳,身体的内热会跟阳光的热,里应外合,刺激皮肤。
皮肤这时候已经有些神经质了,一旦受刺激,马上叫苦不迭,反应剧烈。
这就是过敏,对阳光过于敏感,往往以后就晒不得太阳了。
过敏的形式很多,所谓日光性皮炎,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夏天,有的人体内湿热之毒非常盛,就要少吃菠菜、苋菜一类有收涩性的食物,甚至包括木耳菜。
如果你吃了很多这种带涩性的菜,然后到外边被很毒的太阳一晒,外边的热毒跟里边的热毒交相呼应,也容易导致日光性皮炎。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对于太阳,天生是热爱的。
看看孩子们,他们从不知防晒为何物,一时晒伤了,只要不过度治疗,要不了多久就恢复了。
晨起,太阳初升,他们在太阳底下嬉戏玩闹,同林子里的树苗儿一起,茁壮成长。
正午,骄阳似火,孩子们午休去了,边睡,边长大了……
孩子渐渐长大,于是好多好多的教条,似是而非的概念,层层叠叠的自我防护,变成了防晒霜,将我们的本能掩盖。
于是,我们有了诸多的过敏……
文
唐略
编辑
清艾轩国学堂
唐略老师
相关阅读
从《我不是药神》的四个人物,看慢粒白血病的成因
送给老师
暑季益气化湿粥疗方
再也不能晚上跑步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血的教训!
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