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柚子社区家园」,获取更多实用内容!
夏季降水增多,很多昆虫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大量繁殖,孩子户外活动时,很容易被咬伤。孩子的痒痛难忍尚在其次,严重的是很可能感染多种致病源。
什么样的虫该防?如果发现被虫咬了该怎么办?这篇攻略请仔细看一下!
蚊子
之前的文章已经科普过,蚊子并不会偏爱哪种血型,而是喜欢叮新陈代谢旺盛、二氧化碳呼出量高的人。
孩子、孕妇和爱出汗的人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更容易招蚊子。别以为被蚊子咬了只是痒,忍忍就过去了,有不少病毒细菌会搭蚊子的便车,让被叮咬的人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丝虫病等。
每年死在蚊子口下的人成千上万,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比蚊子杀人更多。
科学实验证实,驱蚊效果最好的是驱蚊液,手环、防蚊贴之类效果甚微。给孩子穿上轻薄透气的防蚊裤,再准备一瓶驱蚊液就是最好的防蚊策略。
蠓虫
夏季在公园、水渠、荒地附近,经常有成团的小飞虫扑面而来,来人了不会飞散躲开而是直直往脸上撞,很容易钻进鼻子、耳朵里。这就是蠓。
别看它个头小不起眼,咬人比蚊子毒多了!
蠓虫不像蚊子那样嗡嗡嗡叫,而且是团伙作案,往往是不声不响就把宝宝叮了好几个包。被叮的地方奇痒难忍,抓挠后容易出现更大面积的红肿、瘙痒感更剧烈,特别容易抓破、感染。
家长在带孩子外出玩耍时,注意避开有积水和过于潮湿的地方,还有垃圾集中处理区。
如果被叮咬了,要及时擦止痒的药膏,看住宝宝不要抓挠,以免皮炎加重,挨过一段时间皮肤消肿就好了。
如果皮肤被宝宝抓破,可以涂少许碘伏消毒。如果红肿面积太大、起水泡,宝宝哭闹不休,医院皮肤科就诊了。
蜱虫
吸血前吸血后
蜱(pí)虫主要出没在草丛、树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每年4到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因此每到夏季蜱虫咬人的事件就接连不断发生,很多人因此丧命。
蜱虫为何如此可怕?因为它并不像其他蚊虫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将自己的头埋进皮肤内、紧紧钳住不撒口地吸血。
而且蜱虫会分泌有毒物质,加上携带大量的病原菌,被蜱叮咬后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感染,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那如何让宝宝和家人远离蜱虫威胁呢?
1、在草地、树林里玩一定要穿长衣、长裤、中筒袜,把裤脚塞进袜子里,避免皮肤暴露被叮咬。尽量避免在草地上坐、卧。
2、在衣服和暴露的皮肤上喷洒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液,对驱蜱虫也有一定作用。
3、家里如果有宠物犬,也要少去草地、树丛里玩耍,并经常翻看毛发、耳朵内是否藏有蜱虫。
如果发现孩子疑似被蜱虫叮咬,千万别直接捏死或硬拽,如果蜱虫头部断在皮肤内,很容易引发感染。
正确的方法是,医院,用专用镊子或是钳子来夹住蜱虫头部,垂直拔出,再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另外要注意的是,拔下蜱虫后,其携带的病毒仍会潜伏在人体内,在数日后才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出现发热、畏寒、疲劳,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淋巴结重大和皮疹等症状。
因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曾被蜱虫咬伤的情况。
隐翅虫
隐翅虫并不会主动咬人,大部分“被隐翅虫蛰咬”都是因为摸到或不小心拍死隐翅虫。
它的体液中含有一刺激性物质“隐翅虫素”,接触皮肤后10-15秒,就会引起剧烈的灼痛,皮肤起泡、溃烂。
因为隐翅虫“黑-橘-黑-橘-黑”的配色辨识度很高,各位可记住了,如果不幸遇上,轻轻将它抖落或猛吹口气吹走,再踩死,千万别直接下手拍。
如果不小心将隐翅虫拍死在皮肤上,要立刻用肥皂水清洗接触到的皮肤,医院就诊。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这个自己真搞不定。
毒蚂蚁
常见的有毒蚂蚁有小黄家蚁、红火蚁、红蚂蚁。很多种类的蚂蚁多数都含有蚁酸,而这种物质有很强的酸性、腐蚀性,能刺激皮肤红肿、起泡。
避免毒蚂蚁叮咬,与防蜱虫的注意事项差不多:
1、在草地、树林里玩一定要穿长衣、长裤、中筒袜,把裤脚塞进袜子里,避免皮肤暴露被叮咬。
2、尽量避免在草地上坐、卧,休息野餐时要铺一块足够大的防水布。
蚂蚁咬伤症状的轻重程度,取决于蚂蚁的品种,也取决于被咬者的体质,有的人只是皮肤鼓起个小红包,有灼痛感轻微的瘙痒,几天后就自然消退,有些却出现大块红斑,甚至发生休克危及生命。
被蚂蚁咬伤后,可以先用5%苏打水或10%氨水清洗伤口,再局部外涂皮炎平等药膏止痛。
如果皮肤出现大面积红肿、疼痛,或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较严重的症状,医院就诊。
当发现宝宝被蚊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迟迟不消退,而且痛痒难耐,就可能是发生了“虫咬性皮炎”。
长皮疹的部位,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樟脑乳膏等药物,如果比较严重,可以涂抹一些糖皮质激素。
如果宝宝把皮肤抓破了,并且合并了感染,可外用百多邦、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对于手背起大泡的孩子,可以无菌穿刺抽液,不过建议家长不要擅自操作,还是由医生来完成。
如果宝宝有明显的瘙痒感,可口服抗组胺药,比如扑尔敏等。如果发生了感染,要按医生的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
一般经过一周左右的用药治疗,虫咬性皮炎都会消退,但有可能会留下少许色素沉着,皮肤看起来黑黑的,在几个月之后就可以恢复到正常肤色了,所以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
内容主要来源:医知袋鼠
-End-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告知,会及时删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