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银屑病、黄褐斑、湿疹、脱发、荨麻疹、皮肤溃疡及痛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皮肤病)学术带头人,医院中医外科(皮肤科)主任。
日光过敏医学上称为日光性皮炎,是指在阳光照射后局部皮肤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常发生于春末夏初皮肤被晒黑之前。
日光性皮炎发生的原因与个人情况和光照长短有密切关联日光性皮炎的发生,和个人体质、肤色深浅有关。体质弱、肤色浅的人易发生且症状会更重,日光性皮炎还与照射时间长短、范围大小有关,如高原地区更易发病。还有的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如磺胺、氯丙嗪、灰黄霉素等,或吃了某种含有朴啉类感光性蔬菜、野菜如苋菜、灰菜、紫云英、槐花等后再晒太阳,也会引起,即植物-日光性皮炎。
引起日光性皮炎的主要是波长为~纳米(nm)的中波紫外线。其作用于皮肤,除日光直射外,约一半是通过大气层散射而来,因此,即使在雾天也可发生,发病情况可因日光强度,曝晒时间及范围大小而不同。
如何防治日光性皮炎做好防晒措施很重要关键的问题是防晒,而且动手要早。特别是对阳光照射比较敏感的人,外出时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撑阳伞或戴遮阳帽,穿长袖衣、长筒裤,着浅色服装。外露部皮肤可涂遮光剂:如10%氧化锌霜、5%二氧化肽霜、5%对氨基苯甲酸酊、二羟基丙酮霜等。市售防晒霜也可选用,一般包装盒上标有防晒因子SPF值(SPF=防晒剂防护皮肤的最小红斑量/未被防晒剂防护皮肤的小红斑量),说明该防晒剂防晒时效的长与短,代表了一定的防晒能力。SPF值最低应为2~6,高强为12~20,一般用15就足够了。SPF值越高,产生过敏的几率也越大,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日光性皮炎的药物治疗内服加外用疗效好如已发生日光性皮炎,除注意避免日晒外,主要采取局部外用药物疗法,以消炎,止痒,止痛为原则。一般外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或用马齿苋或绿茶煎水湿敷,也可用3%硼酸水冷湿敷,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外用2.5%消炎痛溶液,也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以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以减轻局部症状。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氯雷他定、皿治林等,严重病人可口服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
平时可适量服用维生素C、复方维生素B,对阳光敏感者在夏季可随时服一些清热凉血除湿类的中成药,如金银花露、龙胆泻肝丸、导赤丹、栀子金花丸、牛黄清心丸、清肺抑火丸、人丹、十滴水等。
文章图片整理自网络
更多精彩阅读
假日旅行打“飞的”,小心“经济舱综合征”
40岁以上患这种病的太多啦!专家教你预防慢阻肺
香椿、春笋开启“吃春”模式,艾灸调理正当时
看中医,要以“真面目”示人!
健康风尚研讨会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