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桃体炎多属风热外感,热毒内结咽喉所致。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见效快;但一旦出现意外过敏反应则雪上加霜,药毒、热毒相互为患,血热妄行,皮肤紫癜、红斑出现。本案例中患儿因扁桃体发炎输液治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全身起皮疹瘙痒难忍,发热不退,转中药治疗后3剂好转,5剂痊愈,见效不可谓不快——
孙某某,男,13岁。初诊,年10月12日。
主诉:咽痛发烧2天伴全身皮疹骚痒。患医院就诊,医院给予输液治疗,使用头孢哌酮钠和炎琥宁注射液,患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随即停止输液,并给于对症处理,症状减轻。第二天求助于中医治疗。由于药物过敏反应患儿全身起皮疹瘙痒难忍,发热不退,咽喉疼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痒。
刻下症:全身红斑皮疹,密集分布与躯干四肢,查体:扁桃体三度肿,发烧38°,血象增高。舌红苔白,脉浮数。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药物过敏性皮炎。中医辨证属风热外感,热毒瘀滞。以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桑叶10g,菊花10g,金银花15g,连翘15g,竹叶10g,芦根10g,荆芥6g,牛蒡子10g,淡豆豉10g,蜜炙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30g,甘草6g,苍耳子10g,辛夷10g,蝉衣6g,薄荷6g,僵蚕6g。3剂好转,5剂痊愈。
:
儿童扁桃体炎多属风热外感,热毒内结咽喉所致。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见效快。但一旦出现意外过敏反应则雪上加霜,药毒、热毒相互为患,血热妄行,皮肤紫癜、红斑出现。西医认为是过敏反应,组织胺缺乏,肥大细胞和慢反应物质增多所致,属于中医风邪致病的范畴,故药物过敏性皮炎以清热解毒,疏风止痒治疗。桑菊饮、银翘散清热疏风,麻杏石甘汤清泻肺热而退烧;苍耳子、辛夷、连翘、蝉衣、僵蚕、牛蒡子祛风止痒具有抗过敏作用。
◎编审:彭家大小姐◎责任编辑:陈柏材
◎编辑: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