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和治疗洪涝灾害引起的皮肤病

  近日,我市遭遇暴雨袭击,部分区域发生洪涝灾害,厕所、粪池、垃圾站、污水池、家畜饲养场地等被淹,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破坏;加之夏季气温炎热、潮湿,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衍迅速,人群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不能掉以轻心。洪灾会造成哪些皮肤病的流行,居民又应如何防范呢?

1、怎样预防和治疗擦烂?

  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尤其是夏季高温潮湿,擦烂是常见的皮肤病。身体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疾病。为预防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如果擦烂已经出现,要使患部保持干燥,扑些无刺激性的粉剂,如痱子粉。也可在皱折处垫以纱布或柔软干净的布类,使两侧的皮肤分开。合并感染者应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制剂或抗真菌药物。

2、怎样预防和治疗“烂脚丫”?

  在发生洪涝灾害时,下肢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皮肤经常受到擦伤,破损的伤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趾缝间浸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俗称为“烂脚丫”、“洪水脚”或“水泡脚”。感染严重时,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

防治措施:

(1)下水救灾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

(2)脱离洪水浸泡。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劳动的地方水不过膝,要设法穿长统靴。

(3)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还要防止吸血昆虫叮咬。

(4)外用药物。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红霉素软膏涂擦。感染严重时,应用抗菌药物。

3、怎样预防和治疗“烂裤裆”?

  在发生洪涝灾害时,下身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下腹、股内侧、外生殖器、会阴及臀部等处皮肤会发胀松软,发白起皱,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疮,重者皮肤剥离、糜烂,甚至溃疡,伴有不同程度的痒、痛感,外阴也可有水肿,俗称为“烂裤裆”,与“烂脚丫”一起在医学上统称为浸渍性皮炎。

预防:尽可能脱离洪水浸泡。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个人防护。上岸后应立即擦干下身,洗净扑粉,换上干净内裤。若发现下身皮肤有破溃,应暂时不要下水,条件允许应穿防水裤。

4、怎样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炎”?

  在发生洪涝灾害时,夏季气温炎热、潮湿,蚊虫滋生,容易引起昆虫性皮炎。此外,动物尸体、粪毒等也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应尽量少接触洪水,注意个人防护,下水应穿戴防护用具。如若发病,应及时就医,避免搔抓,可外用炉甘松洗剂,口服抗过敏药物。

  为了预防和减少洪灾后皮肤病,建议遇灾群众尽量不要接触洪水。另外为保障救灾战斗力,降低抗洪救灾人员皮肤病发病几率,在抗洪救灾期间,建议一线指挥人员在组织救灾时要科学、合理安排抗洪救灾人员生活。

(1)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应利用各种机会加大宣传,使广大抗洪救灾人员抢险不忘防病,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2)合理安排水下作业。对高温环境、高湿环境和水中作业时间较长的人员实行换班制,及时分批轮换休息;有条件的话,休息时以清水冲洗全身,降低皮肤表面细菌密度的作用,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3)改善饮食结构。少吃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和杂粮,加服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B,及时补充营养素、维生素。

如有身体不适,医院就诊,急救中心(护士站),皮肤科。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浏览







































哪专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rn.com/pyzd/78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