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在特应性皮炎/湿疹的专题会场,国内不少专家教授对特应性皮炎/湿疹的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面,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对于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和教育非常重要。
的确,只有患者充分了解了疾病的知识、理解了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够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最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会场听重庆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华教授讲解《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原则和细节》时,突然萌生一个念头:特应性皮炎/湿疹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而医生在短暂的门诊时间里能够传递给患者的知识都是零散、点滴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是属于盲人摸象似的。如果患者能够理解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点,是不是会更好的执行好治疗中的每一个细节呢?
因此这一次我们就尝试着把一些专业学术的内容转化为对患者认识疾病有用的知识,传递给您。
特应性皮炎/湿疹治疗的原则
“治疗原则”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治疗不同患者可能选择的药物不同、治疗方案也有差别,但是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
原则一:综合治疗
所谓“综合治疗”,肯定就不是单一的治疗方法,特应性皮炎/湿疹的综合治疗的三大法宝:抗炎,保湿,患者教育。
抗炎
目前具有确切疗效的外用抗炎药物就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这两类药物是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的一线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已经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
在抗炎治疗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患者对药物的“恐惧”,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治疗疗程不够、疾病控制不好。
保湿
就是要长期大量的使用保湿润肤剂,缓解皮肤干燥的状况,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使用保湿润肤剂是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基础治疗,不论轻度湿疹、还是重度湿疹,或者是湿疹已经痊愈消退了,都需要持续做好皮肤的保湿。
患者教育
看了很多年的特应性皮炎/湿疹专病门诊,真心感觉到患者教育的重要和艰难。外用药怎么用?保湿霜怎么涂?要查过敏原吗?需要忌口吗?...患者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有问题和困惑,都需要医生来解答。
而最可怕的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患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其中真真假假、对对错错,该如何辨别?所以我每次面对初诊患者时,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洗脑”工作,希望帮助患者摒弃那些不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信息。之后在每次的随访过程中,继续发现错误的治疗行为予以纠正。总之,患者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原则二:阶梯治疗
特应性皮炎/湿疹是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病情可能有时严重、有时减轻。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变化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强度,下图便是医生在治疗时所遵循的阶梯治疗原则。
阶梯就是台阶,可以上台阶,也可以下台阶。对一个初诊的患者,医生会对病情严重度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治疗,当治疗好转后,就会下一个台阶,使用抗炎作用更弱、安全性更好的药物。而当患者病情复发加重,就需要上一个台阶,使用更强的药物来控制病情。
这就是为什么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治疗的初始阶段需要患者定期来复诊的原因。通常对于初诊的患者,要求平均2周来复诊一次,当湿疹消退并持续稳定,只存在皮肤干燥的问题,复诊时间就会延长到1-2个月一次。
原则三:主动维持治疗
特应性皮炎/湿疹往往与遗传性体质有关,目前还不能根治。病情反复发作令人困扰,不少医生也在努力寻找减少病情复发的办法,其中减少湿疹复发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持治疗。
很多患者按照医生要求外用激素治疗后,发现很快皮疹就会消失,便认为湿疹已经好了。如果这时候我们取下一块治疗好转的皮肤在显微镜下看看,仍然存在许多的炎症细胞,这就是湿疹在停药后很快复发的原因。因此在治疗好转后不能马上停止使用抗炎药物,而是要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在湿疹很容易复发的部位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呢?对于初始治疗时病情较轻的患者,维持治疗需要持续2-3个月。对于初始治疗时病情较严重的患者,维持治疗大概需要持续6-9个月。
在维持治疗时患者最大的顾虑是,湿疹已经消失了,还继续用药,这不会造成额外更多的用药吗?在几个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规律的维持治疗,病情持续缓解,比起“复发-治疗-停药-复发-治疗”这样的过程,抗炎药物的用量并没有增多,甚至更少。
下一次,我们继续分享王华教授讲课中关于《特应性皮炎/湿疹治疗的细节》,敬请期待。
END
窦侠医生简介
北京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和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研究,擅长过敏性皮肤病特别是特应性皮炎及各类皮炎湿疹的诊治和长期管理。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