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过程中遇到猪身上有疙瘩或皮肤紫一块青一块的很多,大多数养猪人不能清楚认识这种现象。这些表现,有些是皮肤病有些是某些传染病在体表的症状体现。整理了几个病例发病原因及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猪丹毒:猪发病皮肤上有红色或紫色的菱形或方形皮肤斑块。治疗用青霉素一天注射3次有特效。检查免疫程序,猪丹毒疫苗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预防和治疗:青霉素对该病有特效,连续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同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湿疹:是指猪的表皮和真皮上皮由致敏物质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高温高湿的季节多发,另外跟饲养环境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潮湿的猪舍。患猪皮肤常常出现红斑、疹疮,并伴有瘙痒症状。
预防和治疗:隔离致敏源是关键,及时清理粪尿,喷洒干燥粉,保持猪舍的干净干燥和卫生,对于患猪可将皮肤患部清洗干净,然后涂抹皮炎平等止痒,平时注意消毒,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
皮炎肾病综合征:是由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猪常常在背部、腹部、四肢等处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隆起,隆起中央有点状出血,初期呈红色或紫红色,中后期变黑,形成斑块状的黑色痂皮,严重时,全身皮肤布满紫红色颗粒状结节。
预防和治疗措施:用圆环疫苗进行预防是最好的处理措施,治疗时,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至关重要,可用长效土霉素颈部肌肉注射,或者在饲料里添加替米考星、阿莫西林等进行预防,可减轻圆环病毒的危害。
蚊虫叮咬:夏天蚊子叮咬是十分常见的事,猪被蚊子叮咬了以后,会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斑块,这是蚊子释放的乙酸刺激皮肤的结果,会让猪感到又痛又痒,如果猪不停的摩擦止痒,红肿会变得更严重。
预防和治疗:夏天蚊子叮咬是十分常见的事,猪被蚊子叮咬了以后,会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斑块,这是蚊子释放的乙酸刺激皮肤的结果,会让猪感到又痛又痒,如果猪不停的摩擦止痒,红肿会变得更严重。
皮脂病:由外伤和葡萄球菌的继发感染引起,皮肤变得薄而易脱落,全身呈褐色,症状通常从脸、耳和腹部开始蔓延全身像穿了盔甲一样。治疗:感染猪只应浸泡在消毒液中进行全身消毒,并注射林可霉素或恩诺沙星进行治疗。
疥螨:由疥螨引起的皮炎,在耳和后腿可见硬痂皮,主要发生在母猪和种公猪身上。治疗:1、用氰戊菊酯溶液进行全身喷洒。2、饲料添加内外驱进行驱虫。
脓肿:猪打架或打针时皮肤消毒不严引起的皮肤创伤,导致细菌的侵入引起感染化脓。治疗:在脓肿最底部做切口并引流。严重感染的用青霉素或土霉素打针治疗。
猪痘:的病原体为猪痘病毒和痘苗病毒。两种病毒的病原性不同,感染猪痘病毒的恢复猪,对猪痘病毒仍有感受性,反之亦然。病猪和病愈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随病猪的水疱液、脓汁和痂皮污染周围环境。
治疗:可用黄芪多糖、利巴韦林(目前该药已禁用)等抗病毒药物注射,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蓝根、黄芩、黄柏等拌料饲喂。溃烂的地方用紫药水、红霉素软膏涂布。同时用抗生素如环丙杀星、氟苯尼考等肌肉注射以防止继发感染。目前尚无疫苗可用于免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本场防疫程序,在定期预防的基础上,应用百毒杀、菌毒灭等药品,按药品说明中等施药比例喷洒猪体、圈舍,消除病原。为防感冒可在每日气温高时喷洒,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5~7天以结痂、脱落后康复。如不怕麻烦,可涂擦碘酊、甲紫溶液,其治疗效果更好。对个别出现体温升高的患猪,可用抗菌素加退热药(青霉素、安乃近或安痛定等)控制细菌性并发症。
预防:
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做好猪舍的消毒与驱蝇灭虱的工作。
②搞好检疫工作,对新引入猪要搞好检疫,隔离饲养1周,观察无病方能合群。
③防止皮肤损伤,对栏圈的尖锐物及时清除,避免刺伤和划伤,同时应防止猪只咬斗,肥育猪原窝饲养可减少咬斗。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内容,大家有什么意见可在下方留言,感觉可以行的记得给点个赞或者转发转发,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