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医院风湿病科!
既往我们分享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取得显著疗效的经典案例。今天,我们分享一例“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肢端坏疽)”的案例。
01
临床资料
病史资料
患者,女,43岁,因“颜面部、双手皮疹2年,加重1月”入院。入院前2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双手皮疹,色红,伴四肢关节肿痛,时有口腔溃疡,偶有咳嗽,无口干、眼干、肌痛、肌无力、双手雷诺现象等症状,某医院就诊,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后段、下叶炎症,右侧胸膜增厚、粘连;C3:0.44g/l,ANA阳性,抗SSA、抗ro-52阳性,ANCA弱阳性,皮肤活检:界面皮炎伴真皮血管周围炎,考虑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予羟氯喹0.2gbid+甲泼尼龙28mgqd等治疗,甲泼尼龙减为24mgqd后皮肤症状、关节肿痛反复,就诊我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予甲泼尼龙40mgqd、环磷酰胺0.2gqod(累积1g)、羟氯喹0.2gbid等治疗,症状有所改善。后患者外院随诊,逐渐停用环磷酰胺(累积5g),改为来氟米特、雷公藤多苷、羟氯喹、沙利度胺等治疗,激素减量为8mgqd维持。1月前患者双手皮疹加重,红色皮疹为主,双手遇冷变色,局部皮肤偶有破溃,刺痛,逐再次入我科。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
颈部触及捻发感,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闻及细湿性罗音,颜面部无红斑,鼻部见少许红色皮疹,双手背侧见红色皮疹,皮肤脱皮,双手指发紫,雷诺现象;关节无肿胀,双肩、双膝压痛。心腹查体未见异常。舌淡苔黄,脉沉细。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2.82×/L,红细胞3.37×/L,血红蛋白g/L,血小板55×/L;补体C30.6g/L,补体C40.29g/L,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沉、肝肾功、心肌酶谱、ASO、CRP、凝血功能、抗心磷脂抗体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胸部CT:两肺上、下叶间质性炎变,颈根部、纵隔多发积气,双上肺肺大泡;心脏查超声:心脏各腔室大小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主动脉瓣中度返流,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局限性返流。腹部超声:肝实质回声欠均质,胆囊壁稍毛糙,胆囊结石,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完善骨穿提示增生减低骨髓象,巨核系增生减低,血象以中性分叶核为主。
治疗经过
给予甲泼尼龙60mgqd抗炎,丙种球蛋白20g*3天、羟氯喹0.2gbid、环孢素50mgbid调节免疫,头孢他啶抗感染,前列地尔、硝苯地平扩血管改善微循环、中药及中医外治法等联合治疗。10天后复查患者颈根部、纵隔积气吸收,双手皮疹及雷诺现象减轻出院。20余天后患者因洗澡受凉出现左手拇指、右手第四指局部坏疽再次入院。查胸部CT:无纵膈气肿,双肺上、下叶渗出性改变,较前范围增大,双肺间质性改变;血常规:白细胞5.06×/L,红细胞3.85×/L,血红蛋白g/L,血小板79×/L;补体C30.88(g/L),补体C40.45(g/L)。给予甲泼尼龙40mgqd抗炎,环磷酰胺0.2gqod(累积1g)联合环孢素0.5gbid、羟氯喹0.2gbid抑制免疫等治疗。中药方面,给予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温阳通络、解毒治疗,方以四妙勇安汤、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10天后患者皮肤症状减轻,无新发坏疽,复查血常规白细胞9.22×/L,血小板×/L,出院。出院后门诊规律每2周输注环磷酰胺0.4g,甲泼尼龙逐渐减量,继续中药(四妙勇安汤加味)维持治疗。环磷酰胺累积至8g后停用,目前维持甲泼尼龙4mgqd、环孢素50mgbid等治疗,肺部间质性炎变明显吸收,皮肤无皮疹,既往手坏疽处已自行脱落结痂,血三系一直维持正常,整体病情稳定。
02
诊疗心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代表,以“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并伴发”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皮肤血管炎、间质性肺病、血液系统损伤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表现。
纵隔气肿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壁突然破裂,肺泡内的气体通过肺门进入纵膈[1],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衰竭[2]。风湿病纵隔气肿的机制主要与血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等有关。既往有肺纤维化、皮肤血管炎表现的患者,更容易并发纵膈气肿[3]。由于这种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治疗难度大,临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处理。雷诺现象是风湿病常见症状,除积极控制原发病外还可以运用各种血管扩张剂,如硝苯地平、西地那非、波生坦等。本患者由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骨穿提示增生减低骨髓象,巨核系增生减低,故早期未加用环磷酰胺,由于经济原因未运用生物制剂、西地那非、波生坦等价格昂贵药物。在大剂量激素、丙球、环孢素、预防抗感染治疗后纵膈气肿消退较快,但患者间质性肺病仍有进展,同时手出现坏疽,故与患者沟通后启动环磷酰胺治疗,同时加强中药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
雷诺现象、肢端坏疽多属于中医“血痹”、“脉痹”范畴。《金匮要略》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金匮要略论注》:“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若黄芪之强有力耳。”临床常用于治疗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伤寒论》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金镜内台方议》:“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临床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冻疮等属血虚寒凝者。四妙勇安汤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此症发生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玄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连服十剂当愈。”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玄参滋阴凉血,当归养血活血,化瘀散结,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清养结合,毒瘀并驱,为治脱疽专方,能使毒解、血行、肿消痛止,现代多用于治疗各种血管炎。患者双手背见散在红色皮疹,双手皮肤冰冷,手指色紫,刺痛,左手拇指、右手第四指局部坏疽,舌淡苔黄,脉沉细,辩证主要为气血亏虚、瘀毒闭阻证,故以上三方加减,起到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温阳通络、解毒之功;后主要为肢端坏疽,故以“四妙勇安汤加味”维持治疗,患者局部坏疽处未行手术切除等治疗,自行脱落,肌肤从新生长。
在该患者的治疗中,我科在西医治疗上联合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病有良好的前景,应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专研及挖掘,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SakaiM,MurayamaS,GiboM,etal.FrequentcauseoftheMaccklineffectinsponianeouspneumomediastinum;demonstratetionbymulidet-ect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