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
是一个年度的流感高发季。
提起流感,很多人都心有余悸
今天就请
医院儿科副主任蒋植超
来和大家说说,
如何从日常饮食上预防流感和感冒;
出现轻微感冒症状的,
又该如何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怎么判别自己得了流感?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
普通感冒
主要表现为鼻和喉部灼热感、鼻粘膜红肿、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也可出现,但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通常不发热或轻中度发热(体温38.5℃)。
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季节性不明显,病程相对较短,多呈自限性,多数患者1周左右即可痊愈,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持续2周,在治疗上主要以缓解症状对症治疗为主,可自行使用解热镇痛药物、镇咳药物、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等,医院诊治。
但如果持续发热或高热、咳嗽、咳痰或出现鼻窦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或服用药物后症状不缓解,医院就诊。
流感
多表现为高热(体温38.5℃),畏寒、寒颤、身体不适、鼻塞、流涕、头痛、肌痛、咽痛、咳嗽、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严重。
流感引起的呼吸道并发症也较为常见,如鼻窦炎、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肺外并发症罕见(脑炎、脑膜炎、脊髓炎、心肌炎、心包炎、肌炎、中毒性休克等)。
流感通常具有明显季节性,传染性强,症状通常持续2-4周,出现并发症时病程会显著延长,病死率明显增加。
如果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流感,医院诊治,建议遵医嘱完善检查及治疗。
如何预防自己感染流感?日常生活中
如何预防自己感染流感呢?
不妨试试下面几种办法
1、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3、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①接种流感疫苗;
②杜绝带病上课上班;
③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④勤洗手;
⑤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⑥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⑦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⑧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得了流感怎么办?1、发现自己或家人被感染后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
2、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家里应该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当家庭成员感染流感后,要注意做好流感患者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如果家里有小孩感染流感,建议家长让孩子暂时不要去学校,在家休息。当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症状消失48小时后,可送孩子回校正常上课。
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医生简介
蒋植超
儿科
主治医师
擅长: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皮疹、发热、口腔疱疹);肺炎(发热、咳嗽、气急);支气管炎(发热、咳嗽);毛细支气管炎(气喘、咳嗽);喉炎(咳嗽、气促、声嘶);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咳嗽、流涕、咽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拉肚子);小儿湿疹、皮炎(皮疹、瘙痒)等诊治。
END图文:蒋植超
编辑:宣传科
服务更贴心!我院医务人员上门为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医院“三九贴”即日开始预约啦!
听力下降?耳朵闷胀?当心是分泌性中耳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