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特异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特应性湿疹、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变态性的皮肤病。本次课程,魏老师主要从临床特点、辨证分型等方面分享特异性皮炎的中医治疗经验。
临床分期:
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成人期
特异性皮炎具有遗传性,也可以在孩子出生之后过一段时间才体现出来。此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渗出型,一种是干燥型,均伴有剧烈的瘙痒。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体现的内性来进行准确的治疗。
诊断标准:
1、病人或其家族中常有荨麻疹、喘哮、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病史。
2、常于出生1-2个月发病,可自然缓解,但常复发。随年龄增长,皮损常由渗出性湿疹向慢性苔藓样转变。婴儿期皮损常好发面部。儿童期皮损多发于四肢曲侧、腘窝及肘弯等处。至成年期突出表现为苔藓样改变。
3、常伴有轻度鱼鳞病样改变,皮干燥,掌纹粗重、面包苍白,眼周有黑褐色晕。
4、瘙痒明显,病程慢性,反复发作。
5、皮损为多形性,有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及丘疱疹等,但常以一型为主,其中以红斑、
丘疹、水疱多见。
6、并发症,自觉瘙痒剧烈,继发感染可有发热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较少,病程呈慢性过程。
辨证分型:
1、心脾积热证(以婴儿期为主)
证见:面部红斑、丘疹、脱屑,或头皮上见黄色痂皮,伴有糜烂、渗液、瘙痒,严重患者可蔓延至躯干、四肢曲侧,婴幼儿常表现为哭闹不安,伴大便干,小便短涩,指纹紫色,达气关,脉数。
治法:清心导滞
方药:三心导滞饮加减,
常用药物有:连翘、栀子、莲子心、玄参、生地、车前子、蝉衣、灯芯草、甘草、茯苓等。
2、心火脾虚证(以反复发作的儿童急性期为主)
证见:面、颈、四肢曲侧、躯干反复发作性的红斑、丘疹,甚至丘疱疹,伴有渗液,瘙痒明显,伴见烦躁,失眠,纳差,舌尖红,脉数。
治法:清心培土
方药:清心培土方加减,
常用药物有:淡竹叶、连翘、灯芯草、白术、山药、薏苡仁、钩藤、牡蛎、防风、甘草、生地、太子参等。
3、脾虚失运证(以稳定期为主)
证见:四肢曲侧散在皮疹、丘疱疹、水疱、瘙痒,伴见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大便溏软,舌淡,苔白腻,脉缓或指纹色淡。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小儿化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苍术、茯苓、炒麦芽、陈皮、泽泻、滑石、甘草、炒白术、炒薏苡仁等。
4、血虚风燥证(以青少年成人期为主)
证见:皮肤干燥、脱屑,肘窝、腘窝处皮肤见肥厚呈苔藓样变,部分可见结节,继发性瘙痒、抓痕、血痂,伴见面色苍白,神疲消瘦,舌淡,脉弦细。
治法:养血祛风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常用药物有:珍珠粉、百合等。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魏跃钢:特异性皮炎的中医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音频摘自美国东方医学研究中心。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大头18
”点击阅读,下载明医app,收听更多微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