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马上到了,很多人正在计划外出春游的行程。
无论郊游赏花,还是爬山或露营,都是和大自然拥抱的好机会。要使春游达到心情愉快和强健身体的作用,首要的一条就是选择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出发前注意天气预报。
防过敏
花粉症
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天,一般是从3月上旬~5月下旬,是花粉症的高发季。引起过敏的主要是柏科、桑科等树的花粉。
如果你对柏树花粉过敏,就不要到这种树多的公园或山上,或者该过敏原相对集中的区域或城市。
可以在花粉症高发季节来临之前,提前做一些预防性的治疗,进行预防性用药。
比如针对鼻炎,鼻喷激素是很好的预防用药,三天见效,一周达到药效高峰。患者如果能够预估自己什么时候发作,建议最好提前一周开始使用。
还有一种滴眼剂叫色甘酸钠,它对速发性过敏反应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最好在发病前两周开始滴眼睛。
日光性皮炎
春天阳光明媚,照耀大地。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强,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也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老百姓又叫“桃花癣”。随着万物复苏,许多人喜欢到野外采集鲜嫩的野菜吃,而有的野菜可诱发和加重日光性皮炎。
虫咬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
人们开始走出户外,春游、散步,享受大自然,而此时一些小昆虫如白蛉、小蠓虫等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些小昆虫钻到人的身上叮咬人的皮肤,形成虫咬皮炎,甚至它们的分泌物沾到人的身上,都会诱发过敏。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
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在吸入花粉、羽毛、空气中飘浮的一些挥发性化学气体,如汽车尾气、二氧化硫时都可以发病。表现为皮肤突然发痒,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扁平高起的风团样疹块,所以又叫风疹块。疹块有的苍白,有的发红,而且越起越多,可遍及全身。有的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作;有的可能变成慢性荨麻疹,连发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果急性荨麻疹发生于喉头黏膜,可导致阻塞、胸闷,严重者可窒息,或因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接触性皮炎
由于接触某种物体(主要是植物)而引起的皮炎。有许多植物的叶、茎、花、果等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像漆树、荨麻、除虫菊等。如果无意中接触了它们,轻者裸露部位有痒或灼烧感,局部出现红斑,或有针尖大小的丘疹密集,重者红斑肿胀疼痛,并出现水泡。少数严重者还会有发烧、怕冷、头痛、恶心等症状。这类病如治疗及时,处理得当,一般10天左右就可痊愈。但容易复发,如果反复复发或处理不当,可能转成慢性皮炎,治疗起来难度会更大。
预防措施
以往有过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的人要注意尽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不要使用碱性的化妆品和香皂;在群花绽放,花粉飘散的季节,过敏体质的人尽量少到野外、树下或花丛中去活动,外出时要戴上口罩、眼镜等,尽量减少暴露部位;也可提前服一些防过敏的药物,如开瑞坦、西替利嗪等;春天外出游玩时,要把袖口、裤腿扎紧,防止小虫子钻进去。
作者: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医院)皮肤科邹先彪
编辑:余运西刘洋
审核:谭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